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50883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论音乐创作与欣赏中的审美移情现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音乐创作与欣赏中的审美移情现象同地域环境和体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它们作为一种无形的集体基因,会随着历史的推进而始终保持某种稳定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持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我们还发现,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常常还导致主体的审美过程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以至于成为一种偏好。我们周围,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偏爱,有的体现在音乐的内容上,有的体现在音乐的风格上,还有的体现在音乐的演绎者身上,不一而足。综上所述,音乐心理偏好应当成为影响音乐审美移情的主要因素之一。移情是“以联想为基础的情感
2、活动”[10]。在联想阶段及心境生成的阶段,移情呈现出一个逐渐产生,并逐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最高水平的过程。这一心理过程中,什么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对移情现象的认识上,有些学者提出了“情绪和认知是移情所涉及的最重要的心理过程”[1],“认知成分是辨认和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取他们观点的能力”[1]。他们还认为,移情中的情绪成分有三种过程:情绪感染、映射性情绪以及反应性情绪。在音乐审美移情的过程中,情绪感染是指对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情绪状态或情感需要的直觉反应,也
3、或者是对特定乐器和节奏产生的直觉反应。比如我们听到进行曲时,就会自然地产生步伐节奏气势雄浑的感觉,听到二胡会感到悲伤,小提琴则容易营造出一种思念的意境,这些都是音乐情绪感染的典型。映射性情绪是指审美主体产生了与音乐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同的情绪体验。当我们用心聆听赵传演唱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时,都会在心底里产生一种共鸣,曲中那只无可奈何的小鸟,与我们自身作为一个平凡人的生活经历何其相似。而我们每个对生活还抱有一丝希望的年轻人,显然都不会甘于接受这样痛苦和无助的现实,于是我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要挣脱这种无奈的
4、处境,向生活发出歇斯底里的呐喊和反抗。而我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创作,恰恰就是要传达这种情感。审美主体的情绪与音乐作品所传达情感的吻合,就是映射性情绪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是结果。反应性情绪是在映射性情绪产生之后紧接而来的情绪性反应。当听赏者意识到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我是一只小小鸟》中蕴涵的情感相对应之后,听赏者可能还会对歌曲所描述的对象产生同情、关心和怜悯,而这种同情、关心和怜悯的情绪体验,就是审美主体对他人处境或类似情感的下意识反应,属于典型的反应性情绪。从情绪感染到映射性情绪,再到反应性情绪,这一系列的情
5、绪变化过程似乎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机制,那就是心理唤醒。审美过程中主体的情绪变化并不是必然结果,而是需要心理唤醒才会产生的。不妨试想一下,六名运动员正在田径场跑道的比赛起跑线上等候发令枪响,此刻要为他们播放莫扎特优美的钢琴曲的话,运动员们会产生移情吗?显然不能。因为此刻运动员们必然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的状态之中,他们大脑中有关音乐的记忆和知识还没有处在一个准备好的状态上。也就是说,此时运动员与音乐之间尚未产生一种审美关系,因而此时的音乐对于运动员来说并不能构成一个刺激因素,或者说刺激的强度还达不到激活
6、和唤醒运动员已有的音乐审美知识和经验的水平,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移情。听赏者能够受到音乐的感染,实质是听赏者本有的情感信息储存被唤醒激活,被唤醒的情感触发记忆和联想,并进一步唤醒同情感等情绪体验,产生情绪感染、映射性情绪和反应性情绪。也就是说,联想作为音乐审美移情产生的中间过程,却是由心理唤醒引起的,没有心理唤醒的作用和影响,审美主体就无法产生联想,物我同一的心境体验也就不会生成,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音乐审美移情自然也不会出现。由此看来,心理唤醒也就构成了影响音乐审美移情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与心理
7、偏好一起,共同决定着音乐审美移情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可能达到的审美体验状态。四、结语通过对音乐审美移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析得了什么是音乐审美移情;通过对音乐审美移情一般心理过程的分析,也发现了影响音乐审美移情的主要因素,体现在音乐心理偏好和音乐心理唤醒两种因素之上。而这一理论探讨是否确有依据,还需要后续的实验研究来进一步加以佐证,如此方能使本文的分析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进而可以用来指导音乐实践活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这似乎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惯有现象。不过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我们有更大动力和紧迫感
8、去积极尝试,大胆推论,推动音乐学理论研究不断向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