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22949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数学教学要与教学理念同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要与教学理念同步崔菁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138000教学理念是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木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
2、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新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反对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中心,不主张教师权威和教学控制,它所采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对话理论,要求对话者平等、开放、富有创造性,具有多元价值观。新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数学课的探究呢?一、创设探究情境如教学四年级(下)《三角形》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三角形,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然后
3、提出问题:若把三角形的一张纸剪去一角,会出现什么形状的图形?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探索状态。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探究的过程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探宄性学习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否则探究性学习就是一句空话。创设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遵循学生己有的认知心理,注重与学生己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创设轻松、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同时在情境中设置疑问,唤起学生想要探究的热情。二、教导探究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
4、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冇挑战性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出假设是学生自我探究的开始。“假设”可以是学生对结论的初步估计。方案是否可行,对结论的估计是否正确,都有待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验证。教师要组织学生间的交流活动,让他们通过交流、讨论、筛选出冇一定价值的假设或者猜想,再进行探宄。学生探究性学4的过程,是手、眼、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这样做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奋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考的问题往往由教材或教师呈现出来,这不可取,要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当然,不
5、管怎样提出的问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要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乐意探究,能够探究。三、巩固探宄成果学生经过了艰苦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较丰富的主观感受,产生强烈的表达意向,不吐不快。交流给每个冋学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而且丰富了学〉」的想象力。学生不服输,好胜心强,是开展探究的有利条件,事实上冇些探究结论不去争论、不去辩解是很难弄清其庐山真面0的。对于有些数学问题要引导学生争一争、辩一辩,学生能够豁然开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6、是一定意义的建构者,学生在探究中经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论证,一定要形成一定的探究成果,这种成果自然对错交织。教师不可盲B评价,不可对的表扬错的批评,要注意保持学生的探宄心理,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鼓励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也可以充分让学生感受探宄学习的价值,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艰苦的探索,得到的结果虽有些杂乱无章、奋对奋错,但却凝结着学生探究的辛苦。教师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
7、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武断的予以全面否决。教师最终将规律性的结论准确地告诉学生,使学生们对照自己的探究过程,从中体味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对探究的信心与决心,同吋深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四、拓展探宄范围例如,学习了《公园有多宽》后可以布置学生自己设计一个长为宽的3倍,面积为21000平方毫米(图上的数据),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自编估算内容,并估算出结果。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检验探究结果,冇助于强化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
8、精神。探究学习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是学生内心潜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