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10552
大小:60.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朱建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卫生院215217)【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48例,通过生活指导、对症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治疗;结果36例患者的血压经过治疗达到了较为理想的范围内,另12例患者因各种因素尽管血压有所改善,但未能达到理想范围,其中5例应接受较K:时间的治疗,放弃治疗:结论导致患者出现难治性高血压的因素很多,在进行治疗时,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找准影响血压的因素,对症下药,使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健康,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生活方式治疗【中图分类号】R544
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215-01随着我岡人U老龄化现象H益严峻,加之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肥胖人群逐渐增加,使得近几年来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资料显示,约10%的高血压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使得该病对患者的牛.命造成了严重威胁。难治性高血压可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致使其死亡。由于患者的血压非常难以控制,病程时间普遍较长,多伴随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为此,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保证患者牛.活'冶疗,提高寿命,有着生关重要的作用。现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3、1.1一般资料从我院门诊以及入院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48例,男女人数比例为2:1,患者年龄在50-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相关标准确诊,即患者在较好生活方式下,使用3种以上药物给予患者3个月以上治疗仍然无法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排除假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6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15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7例混合性高血压。1.2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每曰不得超过5g,并要求患者戒烟戒酒,而体重超重的患者还需要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并进行适当的运动,使体重指数能够控制在24
4、kgAn2以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较为常用的主要有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为患者提供药物时,成当掌握患者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损害以及肾病,确保用药安全性。针对单一用药不理想的情况,则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较为常见的用药组合为噻嗪类、钙桔抗剂和利尿剂等。2结果本组资料48例患者中,36例患者的血压经过治疗达到了较为理想的范围内,另12例患者因各种因素尽管血压有所改善,但未能达到理想范围,其中5例应接受较长时间
5、的治疗,放弃治疗。3讨论3.1选择合理的降压药在为患者提供降压药物吋,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原理的降压药,使药物治疗更加具奋针对性。在本组资料中,对48例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其中34例患者以往使用药物与其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是:(1)大量使用同类药物,例如络活喜与硝苯地平的联合使用。冋类药物无法发挥较好的协同性,而大量使用只会导致加重使用药物的副作用,无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未结合患者的特点选择药物,例如:针对交感神经兴奋的患者应当提供受体阻滞剂,但实际患者使用药物并非为受体阻滞剂。针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则未给予其钙拮抗剂;(3)由于利尿剂可
6、能出现各种副作用,医者担心这些副作用会给老年人带来不适,在给予其药物时,也就排除了利尿剂的使用,但相关报道可知,超过60%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容量负荷过重,在使用利尿剂后得到了有效控制[2】。3.2注重个性化用药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大部分患者均合并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为此,再为患者提供药物吋,尽可能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使患者的用药品种和次数得到奋效控制,这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奋较好作用。3.3针对影像血压的主因,对阵下药血脂水平、血糖水平以及体里等各方面均为影响患者血压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降压药数0与肥胖是呈正比的,正常体重的患者血
7、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超重患者。而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来控制血压。在本组资料中,9例患者合并奋糖尿病,血脂血糖均无法较好控制,3例伴有血脂异常,3例合并有冠心病伴血脂异常,5例患者的体重指数超过了28kg/m2,及时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善,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相砬的治疗药物,患者的血脂、血糖以及体重逐渐恢复正常水平,iL取得了非常好的降压效果。参考文献[1]张丽,刘国树.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2(05):84-86.[2】黄荣杰.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
8、06(15):127-12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