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0696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浅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浅说邢泰容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七言绝句,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在盛唐诗坛上,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从李白集中另一首诗的标题《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可以推见。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说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可见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
2、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这仅有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
3、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紧承前两句,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因为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
4、的品质洁白无瑕。 李白爱月,这从他的许多诗作中都能看出。他用月表现自己豪迈洒脱的性格,月作为皎洁真率的象征,在李白笔下灵机异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他用月表现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如《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诗人面对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无处寻觅知音。他还用月表明自己清高皎洁的品质,这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即“有一种对光辉明亮事物憧憬、追求的本能”相契合,因而月在李白心目中是理想的化身。如《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
5、月般冰清玉洁、超尘拔俗的节操。 古代诗作中以月入诗者不在少数,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可他们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他不仅托月寄情,更让日夜相伴的另一位“朋友”——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同前往荒凉之地,不仅情谊更显深厚,意境也更有动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