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05329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作文与生活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与生活同行【关键词】作文;生活;同步;写作能力;提高长期以来,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学生的作文假话成风,出现“作文是一套,内心是一套”双重人格现象,致使学生的作文大都变成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关的东西。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实践,文艺创作的源泉是生活,学生作文的源泉也是生活,由于缺乏素材,只得东拼西凑,作文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二是主观意志命题作文太多,学生本来就缺乏对生活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要写出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命题作文,当然只能勉为其难。为了在应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们不是教学生怎样写好一篇作文,而是让学生背范文、优秀作文,
2、这样的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思想到语言,都不属于学生,不属于他们的生活。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尽快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让作文回归原本,在作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将来参与社会所必需的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结合几年的作文教学,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1.由注重教法转到注重生活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式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因此,了解学生生活,从儿童生活去研究作文教法,加强学生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把作文课堂变成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实现从关注作文到关注儿童的转变。在
3、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1.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应该是贯穿小学作文教学始终的主线。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多练笔。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总之,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世界,充满想象和幻想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纷繁复杂的人生。让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出实在的事物,丰富的想象;就能说真话实话,抒真实情感。1.2洞悉学生情感世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
4、学生作文以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我们要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师爱的真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只有如此,我们才会了解学生熟悉的人、事、景、物,才能结合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作文训练题目,作文指导时才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再思考,拓宽学生习作的思路。作文教学只有把握“生活”与“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活的真实一面才会在学生笔下得到展现,生活进入作文课堂才有了最基本的条件。比如要写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是“难忘的……”这种作文无疑是充分展现
5、学生内心世界的命题,让学生们以这件事为主题,写一写自己的真实看法,吐露内心的情感。2.由体验生活转向作文写作可以这样说,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解决好“认识的表达”问题。生活现实与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根本不是一回事。教学中我们常常把“生活”与“作文”割裂开来,导致学生毫无素材孤独地去写作,最终“为作文而作文”。如何才能让学生把生活转化成写作,达到爱生活、爱作文呢?2.1创设生活情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现行的习作教材中,许多都要求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而后动笔。2.3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激发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6、,使作文进入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才是作文教学应该具有的魅力。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在作文实践中产生愉悦感、成就感,应该作为作文进入儿童生活的关键。同时,课外阅读能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因此加强课外阅读训练也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所在。2.4多媒体技术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
7、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也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加强。3.生活与写作相互统一我们的语文教材在确定内容方面,少命题作文,多自由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应该说,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习作。但如何使用好教材,达到生活与写作相统一这就要靠我们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去潜心研究,精心安排。3.1教学安排与生活同步;教材上的习作安排有时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步,往往慢一拍。为此我们可以调整习作次序,使习作与生活同步。比如: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