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79753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魏淑慧江丙省赣州市兴国县社富乡东韶小学342400小学作文是小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存、交往、创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木能力。但作文教学历年来是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事,大部分老师觉得作文教学无从入手,过于放手觉得学生写得文不对题,指导过多乂时常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由于生活实际较少,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作文难,作文难”成了师生共同的“口头禅”。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作文也迎来了艳阳天。新课程要求小学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
2、长,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基于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降低作文教学要求《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是习作,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无需做太多的加工润色,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木要求。语文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作文要求复杂化,可以说这不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年龄的特点,学生的作文往往达不教师的要求,一般习作只能受贬。记得詹姆斯曾经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出
3、:“人性中深切的木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确实如此,从内心深处谁不想得到肯定与赞美?小学生更是如此。而事实上,小学生往往很难在习作上得到老师的赏识,其原因就是为师者操之过急,拔苗助忪,违背规律,事与愿违。其实万物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寻求最佳方法,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无疑是呼吁教师降低作文教学要求,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消除了对习作的祌秘感,便有了习作的兴趣。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冇素材。学
4、生习作的素材从何而来?从他们的生活中。叶圣陶曾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息。”生活是海洋,生活中值得写的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但小学生往往不去留心观察,以致于到习作吋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我们认为,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有意识、有S的地创造素材。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的巨大作用,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谁都知道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篇佳作,且课本的编排也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材料、遗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
5、师引导得法,学生就能从中领悟写法。要不失吋机地要求学生仿作,实现读写迁移。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生有了习作的素材,是解决了“无米之炊”的苦恼,但教师如果只给学生以米,而不教给他们做饭的方法,并非人人都能做出一锅喷香的米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构建“综合作文训练”和“研究式作文训练”模式,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注重教给学生写法,设计一些新颖、有趣、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一般老师只会让学生说说粮食是怎么来的,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学,学生通常也能接受,或许也能写出不错的作文来,但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不会高的。
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习作的兴趣,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看出教者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多么重要啊!四、增强学生习作信心自信是人成功的第一要点,学生AI作的信心需要教师的百般呵护,想方设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作文批改采用高分政策,批语从激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做到心慈手软。常言不是说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别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的良苦用心会让他感动,催他奋进。作文评讲吋,可多读学生的好作文,特别是有进步的习作,要知道这对教师来说轻而易举、小事一
7、桩,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同时还可给优秀4作提供发表的机会,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作文栏,或推荐给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校内宣传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正是要从受教育者现奋的素质实际出发,充分开发苏身心,提高和完善其综合素质水平,促使其充分自由地发展,并成为特定的社会成员。“恨铁不成钢”的办法己不可取,和风细雨的滋润才能使禾苗茁壮地成长。以上所述,只是我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浅显的看法,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我们相信:“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会不断变化,但创新教育的灵魂将永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