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7198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意境的传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意境的传递摘要:意境美是中国诗词的特色,将各种意象景物独具匠心地排列在一起,渲染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天净沙·秋思》是一首羁旅绝唱,它寓情于景,表现了漂泊游客的寂寞孤苦、缕缕乡愁。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营造出入骨三分的意境美。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意境传递要达到形神兼备往往很难,在形似和神似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还是取神似为佳。 关键词:意境;意境传递;形似;神似 :H059:A:1009-011
2、8(2012)-01-0-02 一、引言 中国的文人墨客善于将情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烘托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意境美是中国诗词曲的一大特色,将单个的意象、景物等独具匠心地排列在一起,渲染出别样的意境。意境的营造已属不易,而要在翻译中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意境就更是难上加难。翻译时译者要如何处理这种不可言传性,在译文里再现原文的意境,对自身无疑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其实,意境再现是一种翻译的理想境界,有时很难实现,毕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和思维
3、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试图借助《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文来分析翻译中意境的传递。 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构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小令中的杰作,它的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只有两句话,短短二十八个字,却勾画出一幅天涯游子思乡的凄苦画面。俗话说“佳境生象外”,意境是个体意象的综合,源于意象又高于意象,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意”指感情,“境”为诗人创造出来由读者感受的境界。情和景是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情景交融产生了感染力强大的意境美。而读者从
4、中获取的美学成分包括“轮廓”和“心境”。前者是营造出的气氛,后者是融入其中的感情或心境。二者构成了对一个作品的整体印象与感受。“轮廓”和“境”相似“,心境”与“意”类同。(孟瑾、冯斗,2005:91)《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使用众多意象来表达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前一句九个名词词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列举了九个意象,后一句“夕阳西下”又是一个意象。十个意象组合在一起,通过点睛之笔“断肠人在天涯”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副萧瑟凄凉的郊外傍晚景象,衬托出飘泊天涯
5、的游子愁苦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主要表达断肠人的思乡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营造出一种萧瑟寂寥、清幽雅静的气氛。“枯藤、老树”让人感到荒凉沧桑,枯萎的枝蔓暗示着秋天已至,契合着愁苦的心情;“小桥流水人家”勾起思乡的情绪,家门前有小桥、有流水,营造出清幽的田园风光,让游子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家乡和家人。“古道西风瘦马”转而勾画出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增添了荒凉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加深了悲凉的气氛。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前面的所有意象都是为了衬托天涯游子的惆怅。这一小令
6、是一首羁旅绝唱,它寓情于景,表现了漂泊游客的寂寞孤苦、缕缕乡愁。各种景物既是途中所见,又是情感载体。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营造出入骨三分的意境美。 三、《天净沙·秋思》英译文的意境传递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的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之高下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
7、的感染力。“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茅盾,1984:10)如何将《天净沙·秋思》中蕴涵的意境用英语传递出来,不同的译者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Schelpp采用形式对等的方法来翻译《天净沙·秋思》,其译文为:Dryvine,oldtree,crorunning,cottages,/Ancientroad,,andonthefarbank,aprettylittlevillage.Butthetravelerhasto
8、goondooaning,hisbonyhorsegroaning,trudgingtohome.翁译不拘泥于原文句式,代之以散文体,用词考究贴切,巧妙应用音韵,点明和补全了原文隐藏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对译文读者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另一方面,读者又失去了感受原文特有风格的机会,限制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四、结语 意境美的最高境界是实境与虚境的和谐统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