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与赏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园林景观与赏景 摘要景是园林的灵魂,地形、植物等各类造园材料都可以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从景的含义及园林景观的类型出发,分析了人们在欣赏园林景观时,不同的游览方式和观赏视距,对景观不同的观赏效果,及给人以不同的景观感受。因此,园林工在规划设计中必须要掌握游览观赏的规律。 关键词园林;景观;赏景 1园林景观 1.1园林景观的含义 我国园林中,常有“景”的说法,如燕京八景、西湖十景、关中八景、圆明园四十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等。《说文解字》中说景:“光也。从日,京声”。古人认为风和日丽就叫景,一
2、切景物都只有在日光下才能在视觉上成景。《辞海》中说景:“风光、景色”;《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说景:“风景、景致”。它们把对景的一般解释引向了审美范畴,认为景是美的,是可以供人们观赏的。园林中的景,是指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工创造的、以能引起人的美感为特征的一种供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1]。 景有大有小,大者如万顷浩瀚的西湖、昆明湖,小者如庭院角隅的竹石小景;景亦有不同特色,有高山峻岭、江河湖海之景,有树木花草、鱼跃虫鸣之景,有亭台楼阁之景,还有重在园林群体观瞻或个体玩味之景,也有偏于文
3、物古迹观览之景。因此,景是千变万化、不胜枚举的,但任何景都包含有景象、景状、景气、景色、景趣、景意等方面的内容。 1.2园林景观的类型 园林景观按景的主题可分为5种类型[2]: 1.2.1地形主题。地形是园林景物的基础,是指自然界的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河湖,凹地、谷地及人工创造的各种地形,能反映出不同的风景主题。平原、平坦地、大湖面貌的开阔空旷;山体的雄壮秀丽险峻奇特;溪流的多变幽深等,都可贯穿于园林设计中,用来创造不同的空间,成为园景的表现主题。 1.2.2植物主题。植物是园林的毛
4、发,是园林环境美的主题,具有显著观赏特点的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等,或以其种类或以其树形或以其色彩,形成品种、季相、群体、单体等风景主题。例如以种类取胜的牡丹园、芍药圃等,以季相为主的枫林等。再如以植物特性产生比拟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三友园、梅园、荷池等。总之,植物的主题非常丰富,可以广泛使用,发挥其造景的优势。 1.2.3建筑景物主题。建筑是园林的眉目,在园林中起点缀、点题、控制等作用,利用建筑的风格和位置组合关系可表现出园林主题。例如,同一格式的建筑,可以从材料外观造型等体现别具一格的园林主题;利
5、用建筑位置创造良好的观景点,形成景观或景点主题;利用建筑组合形成园中园,可表达造景意图,创造出建筑景物主题。建筑景物有亭台楼阁、厅堂轩榭、花架游廊、洞门景墙等。 1.2.4景饰小品主题。园林中的雕塑作品、水池喷泉、山石小品、图腾华表、花坛瓶饰、造型灯具等等,常常具有画龙点睛、出奇制胜的景观效果。在现代园林中,常作为某个局部环境的“亮点”,而成为观赏的焦点。 1.2.5人文典故主题。用历史人物典故作园林主题,可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产生深远意义。用历史事件作园林主题,可以产生纪念意义,通过游园可使游人
6、进行凭吊、学习历史知识,达到教育、科普、爱国宣传等目的。人物主题,以著名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生平事迹的展示来使游人了解名人,达到纪念和教育目的。例如成都的杜甫草堂、纪念馆周围的园林大量栽植诗人生前歌颂过的松、楠、桤等树木,这种处理,既表现了园林主题,达到造景目的,又达到体现人物思想的目的,是一种别致的手法。利用典故或故事作园林主题,可使景物生动含蓄、回味悠长,使人浮想联翩。例如以兰亭为主题建立景区,就是利用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等古人以诗会友、曲水流觞而成兰亭集序故事,再现当时环境意境的作法。 园林的主题
7、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形式组成。在小庭院或大园林中的个别园景区常为一种,大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则往往包括密切组合的几种题材构成主题。以桂林山水为例,其风景主题除了秀丽挺拔的山体以外,还有奇趣的岩洞、倚山而流的清澈河溪,分布在山间原野上的碧翠的桂花、樟树和马尾松。桂林山水秀美之处,便由这几种题材很自然地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 2赏景 游人在欣赏园林景观时会采取不同的游览方式,或走或停,或仰或俯。不同的游览方式,对景观有不同的观赏效果,从而也给人以不同的景观感受[3-4]。 2.1赏景的方式 2.1.1动态观
8、赏和静态观赏。赏景的方式有动静之分,平时所说的游憩就包括动静2种方式。游是指动态观赏,憩则是指静态观赏,游而无憩使人筋疲力尽,憩而不游又失去游览的意义。所谓动态观赏是指视点与景物相对位移。如看立体电影中的风景片,一景又一景地呈现在游人眼前,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看电影时,景象在动而游人不动;在园林绿地中进行动态观赏时,则是景观静止而游人在动。游人移动的方式很多,如步行、骑马、乘车、乘船以及索道吊篮等,一般以步行为主。不同移动方式的动态观赏,观景效果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