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3500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1
《中国传媒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传媒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原文出处】探索与争鸣【原刊地名】沪【原刊期号】200211【分类号】g6【分类名】新闻与传播【复印期号】200303【标题】中国传媒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作者】徐韬滔/万迪fǎng@①【摘要题】传媒观察【正文】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的强力推动,传媒业——这一被誉为是生产特殊产品、具有政治与物质双重属性的行业的坚冰已被打破。于是,“资本与传媒拥抱”、“资本争食最后一块垄断蛋糕”等比喻,纷纷见诸报端,热闹非凡。2001年,甚至被誉为投资传媒年
2、。但是,在轰轰烈烈的背后,资本与媒体的结合,亦带来不少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委托—代理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作一探讨,以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委托—代理理论与投资传媒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被认为属于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在委托—代理理论中,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如下:一是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二是代理人和委托人都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
3、且他们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2、传媒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当前,中国投资传媒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相互关系可简化为委托—代理关系。即投资方为委托人,而传媒方则为代理人。由于传媒过去被视为一个属于意识形态的特殊行业,还处在开放的探索阶段,极具特殊性、敏感性和不确定性。这样,无论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国外资本、还是私人企业,作为投资方投资媒体,在掌握传媒的特殊性和特定区域、具体报刊的市场信息方面,无疑条件有限,从而导致在投资传媒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常常是掌握信息更多的代理
4、人处于主动地位,而委托人往往处于劣势和被动。 3、主要的委托—代理问题 传媒投资中,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有以下几类:(1)政策风险类:如北京《精品购物指南》、四川托普软件等;(2)经营风险类:如《中国合作新报》;(3)合作风险类:如《三联生活周刊》、《为您服务报》。 非对称信息问题和对策 1、非对称信息 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一般特征,是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具有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也称不完全信息,是指博弈过程中某些局中人拥有其它局中人所不了解的信息,从而造成信息在全部局中人之间分布不均匀的
5、结构。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代理人一般对实情更为了解,通常把拥有某些私人信息的局中人视为代理者,相应定义其行动受代理者的私人信息约束的局中人为委托者。 2、非对称信息在传媒投资中的反映 2001年,四川著名企业托普软件先后投资《蜀报》和《商务早报》,共在这两家报纸上投资达4000万元之巨,半年以后,这两份报纸由于屡屡违纪和其它多种原因,被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勒令停刊,四川托普软件血本无归,投资损失巨大。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在于对报刊市场信息的缺乏。企业投资媒体,关心的是报刊的商品属性,而将报纸本身仅仅视作一种获利的
6、工具而已。但企业却缺乏对中国报纸的另一个属性——政治属性的认识。在中国,报纸在宣传上出问题,只能面临停刊整顿或关闭的命运。对此,报纸的管理层——代理者们,则对中国传媒的这些特性了如指掌,颇具心得。 3、非对称信息问题的对策 这个问题可用纳什均衡来解析。纳什均衡是对策中最基本的均衡,即委托人与代理人都必须在规则条件下,综合预测所有局中人的可能反应,从中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的战略行动。在投资传媒时,委托人(投资方)在与代理人(报社)签订合作协议时,应结合中国报纸的特殊性,从经营和政治两个方面入手,做出战略选择和
7、规则制定。这样,一旦出现政治风险问题,则可以保障自身利益少受损害;同时,亦有强化代理人在政治风险方面自我约束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在这一战略组合环境中,任何一方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战略的情况下,都不能通过单独改变自身战略而提高其效用,从而达到纳什均衡点。 信息激励机制的设计与道德风险 1、信息激励机制 信息激励机制的设计,是经济对策论在委托—代理理论中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在企业竞争与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激励,就是委托人拥有一个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是最小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约束下的最大预期
8、效用,也可以是最优资源配置。进一步说,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选择与不选择委托人标准或目标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 2、传媒投资中信息激励机制的问题 2001年,《新财经》杂志的主编从《新财经》撤离,同他一起走的有该杂志的副主编、主编助理、广告总监、骨干记者等6名主要人员,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奔另一家名为《科学投资》的杂志。同年,浙江一私企投资某经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