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32579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浅议作文教学的定格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作文教学的定格训练
2、第1[]赵玉娇[内容]八股文,与缠足、辫子、鸦片、烟枪等似为一类,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是,在五百多年的漫长时间里,无数的读书人为学作八股而穷心尽力,这岂不是一大文化现象?历史上留下那么多八股文,虽是废物而不利用未免可惜。现在为数不少的中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痛,勉强挤出来的也是干巴巴的芦柴棒式的文章,甚至干脆不着边际、文不对题,天马行空一般地胡诌一番。于是,我想:能否以“八股”为钥匙,进行作文定格训练,借此打开中学生学写文章的大门呢?或者可以将一些学生引入写作文的轨道。但是,对于八股,我也知之甚少。所幸有机会拜读了中华书局出版的由启功、张中行
3、、金克木三位学界老前辈合著的《说八股》一书。他们对八股文翔实准确的介绍、敏锐独到的看法、公允深刻的评价,使我受益匪浅。由此我想到:中学作文教学进行各种文体基本程式的训练,“八股”一下,很有必要。一、八股的兴衰八股取士,始于明初,终于清末。五百多年来,从阐明经义、代圣贤立言的内容,到八股的程式作法,都没有根本的变化,但也有一个由盛到衰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曾涌现过一些八股大家。明初的刘基、方孝儒、解缙等八股文章多被称颂。后来更是名家叠出,明朝的于谦、唐寅、徐渭、归有光等,清朝的方苞、袁枚、纪昀等都能写一手好的八股文。八股文可以说兴盛一时。八股的兴盛虽然与统治阶级科举取士、读书
4、人将八股作为当官入仕途的“敲门砖”关系很大,但是八股文体本身的特点也是一个原因。八股文的程式是吸收了古代诗文的写作经验而制定出来的。写文章自然都要有次序、有条理,又有逻辑性。也就要有主题、有发挥。这就形成有破题、有起讲,到分条议论的分股。对偶、声调是古代文章的艺术手法,也是汉语文学技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纳入八股的做法中。科举考试,使“应考作文章的人都必须具有许多古代文章技巧的素养,在作文或答卷时随手运用出来,就自然形成了多项功能,多种形式拼合而成的综合文体,逐渐定型于八股文。”(《说八股》P45-46)八股文的基本结构如下所示:(附图{图})题前部分主要是解释题
5、意,说明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由此引出自己的见解。正题部分要求根据题意阐发儒家的有关思想,表达的认识,文字要用对偶。综观八股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讲究中国传统的“起承转合”。破题是解释题意的,这是八股文章的“起”;承题、起讲进一步阐发题意,从而引出“入题”的文字,承题、起讲、入题即是八股文的“承”;用排比、对偶写的分股部分,阐发的认识,这是八股文的“转”;文章末了的结语,收束全文,是八股文的“合”与“收”。由此可见,八股文所规定的文章结构,作为文章的一种思路,条理是清楚的,它使用的一些技巧方法,一般文章也常使用。所以,就表达方面而言,八股文体思路明晰,结构严谨
6、,起承转合,层次分明。张中行老先生这样认为:八股文“只说表达方面,值得颂扬的不少。”甚至觉得“由技巧的讲究方面看,至少我认为,在我们国产的诸文体中,高踞第一位的应该是八股文”。启功先生也谈到,八股“形式太死板,苛刻条件太多,那究竟是限定者、设条件者的责任,实与文体基本形式或说各个零件无关”。那么,八股文为何走向衰落、死亡且那样的臭名昭著呢?首先,当然是内容上的原因。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代圣贤立言,限制了思想,使天下士人都沉潜于四书五经之中。很多知识分子,除了八股不知另有文章,其思想之僵化、偏狭、腐朽,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其次,八股文的程式化也是一个原因。文章有法而
7、文无定法。文章写作是有规律和法则的,但如果把某种规律和法则当作一成不变的程式和教条,只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八股文之所以没有生命力,从形式上说,就是因为违背了“文无定法”的法则。从出题到作文,从内容到形式,全是僵化的,空空洞洞只剩下形体的骷髅,当然也就衰败而灭亡了。二、作文教学应先定格——文章有法《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但是,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大纲》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脱节”现象。作文教学处在一种无序的、混乱的、模糊的状态之中。作文教学无章可循
8、,语文教师大都在摸索和寻找适合自己教学对象的作文教学途径。但由于作文教学的复杂性与教师控制探索过程的模糊性,只能使自己根据所谓的经验训练学生,跟着感觉走,结果,缺乏较系统、较正规的写作训练。学生的总体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很多学生望文生畏,每到动笔之时难以落笔,常常是绞尽脑汁、胡拼乱凑。这样的习作,往往内容空洞乏味,结构残缺不全。不少学生中学毕业以后不能提笔成文。学生习作即使有一些佳文妙作,也多半是靠学生自身的悟性。作文教学的随意性与写作本身的客观难度,使广大的中学生在写作文的大门外久久徘徊。路在何方?怎样使这种“粗放经营”式的作文教学有所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