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13596
大小:77.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11
《浅议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与反思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与反思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与反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环境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台湾环境社会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3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与反思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0多年来在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运动以及环境正义等方面展开研究。台湾环境社会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中国大陆环境社会学界予以认真的学习、回顾、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反思 []
2、A[]1674-6848(2013)04-0105-07 [简介]陈占江(1980—),男,安徽濉溪人,法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环境社会学研究。(浙江金华3210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环境健康风险的公众认知及其形塑机制研究”(13YJC840004)、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ZC304013015)的阶段性成果。 Title:ASummaryonTaientalSociology Author:ChenZhanjiang A
3、bstract:Taientalsociologyhasahistoryofover30years.Someresearchhasbeenmadeonenvironmentalaentalvalues,environmentalmovementandenvironmentaljusticeinthepast30years.Taientalsociology'sachievementsandshortingsareentalsociology;review;reflection 我国台湾地区自1960
4、年代以来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曾一度和新加坡、韩国、香港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质有效的环保法律和措施,台湾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逐渐耗竭、物种快速减少、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于台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而且渐次引发了台湾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环境理由不仅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理由,更是一个政治和社会理由。以研究社会理由或危机为己任的社会学于1980年代初开始介入台湾环境理由的
5、研究,于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台湾环境社会学在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运动、环境正义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同属一国的大陆地区自1978年以来,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轨道,同时也带来日益深重的环境危机。几乎与台湾学术界同时,大陆社会学界于1980年代初期对环境理由展开了研究,至今也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此,本文对台湾环境社会学予以简要的梳理和反思,这对于大陆环境社会学的发展是极有作用和尤为必要的。 一、环境意识与环境价值观 台湾环境社
6、会学的发展深受美国的影响,但比美国迟滞近10年。其主要理由在于1980年代之前的台湾仍处于“两蒋”(蒋介石、蒋经国)威权政治时代,面对环境污染理由台湾社会包括学术界并无机会和渠道公开表达与政府不同的意见。随着党禁的解严,台湾的政治自由度逐渐扩升。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社会学开始萌芽并逐渐得到发展。在1980年代早期,萧新煌是唯一一位对环境议题表示关注的社会学者,并被公认为台湾环境社会学的奠基者。萧新煌最早向台湾学术界介绍了“环境价值”与“环境典范转移”等相关内容,并在其后利用问卷访谈等策略对台湾民众的环境价
7、值、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 萧新煌于1986年首次对台湾民众进行了有关环境意识和环境价值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台湾民众对生态与经济活动的辨证关系有所了解,但对科技仍然过分乐观,认为科技是未来的希望。①萧氏在保留1986年环境意识问卷的部分理由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于1999年开展了第二次“台湾环境意识与价值”调查,并试图通过对两次调查结果的比较来探测十多年来台湾民众环境意识的转变态势。通过比较研究他发现,台湾民众无论在环境知识还是在环境意识上较之以前均有所转变,对于环境保护的认
8、识有所提高,但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处于一个难以取舍试图兼顾的矛盾状态。②杜素豪的研究旨在探讨城乡与不同就业身份间在相对环境价值观上是否有差异,且10年前后的变化如何。结果发现,10年前后,相对环境价值观的变化很大56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与反思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台湾环境社会学:回顾与反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环境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的环境正义主张有着高度的支持,但是对于特定的环境正义课题则有不同的、较低的支持度。同时,此支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