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97710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女性造型:理想寄托与诗意拯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女性造型:理想寄托与诗意拯救【内容提要】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情爱小说都产生于封建文化发展到烂熟的阶段,其作者也都属于落魄文人阶层,因此,就昭示出相近的诗心文心,彰显出共同的价值旨归。从女性造型这一视角来看,两者都是通过对红颜知己的塑造来寄托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美好人性的探寻以及理想对生命价值的诗意拯救。这也共同反映出一代落魄文人的痛苦和梦想、自恋与追寻,标志着文人自我意识的集体苏醒与个体价值的极度高扬。.L.编辑。【关键词】明清才子佳人小说;《聊斋》情爱小说;女性造型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明清之
2、际章回创作中新兴起的流派,在当时可谓是风靡一时,它发韧于明代末季,盛行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在这短短的时段内,虽然发生了朝代鼎革的沧桑巨变,它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叠现。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巧合,适逢才子佳人小说趋于顶点之时,中国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也诞生了。但若从文体类型来看,才子佳人小说应归于白话章回体,而《聊斋志异》则是“一书而兼二体”的文言短篇集;再从文化地域来说,才子佳人小说的著作者与编订者大多活跃于南方的吴越文化圈,而蒲松龄则是生活在北方的齐鲁文化带;而且从现
3、有的 相对于才子佳人小说的女主角而言,《聊斋》情爱小说中的异类女子对爱情的追求更为奔放、大胆、热烈。如果说佳人对才子的眷恋还带有互动式的特点,那么这些异类女子更富于主动性、进攻性,她们每每在书生栖身荒园、寒夜独坐之际,越墙而来,搴帷自入,向落魄文人们献殷勤、奉芳心;如果说佳人们往往要受制于世俗传统的约束,绝不逾越道德的界限而更为注重心灵的沟通,那么这些异类女子则要超脱得多、潇洒得多,真正做到了“礼岂为我辈所设”而更为向往灵与肉的融合。她们倏然而来,飘然而去,似乎是专为爱而生的精灵,同时也正是凭着这些爱
4、之精灵的援助、提携与慰藉,落魄文人们在经历种种波折后,终归于美梦成真,摆脱悲苦的困境,获致本来不敢奢望的意外惊喜,得到或多或少、或长久或短暂的幸福人生。有的科考连捷,位居要津(《青梅》、《姊妹易嫁》等);有的并收双美,其乐融融《小谢》、《嫦娥》等);有的娇妻美妾,一身而两享其奉,贵子贤孙,数世而皆沾其荣(《西湖主》),同才子佳人小说所表现的人生价值趣味如出一辙。不过,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女主角有所不同,《聊斋》情爱小说的女子身份普遍下移:或为花妖狐魅,或为市井细民,最多也不过是出身小康之家。主角地位的扭转,
5、使《聊斋》情爱小说从峻台重阁、珠帘绣户走近平民百姓,突破了才子佳人卿卿我我的狭隘范畴,扩大了爱情小说的创作视野。与小说女主角的身份下移相适应,蒲松龄有时更为强调女性娱亲课子的贤惠和发家致富的才能,给作品注入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广泛的社会意义,反映出这位乡土作家的务实心理。像狐女红玉在冯家迭遭劫难、一贫如洗之时,夙兴夜寐,辛勤劳作,于“灰烬之余”,“白手再造”,不久就“人烟腾茂,类素封家”(《红玉》);青梅在嫁给家无恒产的张生后,“孝翁姑,曲折承顺,尤过于生,而操作更勤,餍糠秕不为苦”,以柔弱之肩担起养家的重
6、任,却劝张生下帷苦读,不要因家事分心(《青梅》);鼠精变化而成的阿纤嫁与奚三郎,勤俭持家,昼夜绩织,奚家缘此益富,一旦遭人猜疑、托故而去,奚家就逐渐陷入贫寒。在和三郎破镜重圆后,家中尚无余粮,“年余验视,则仓中盈矣。不数年,家大富。”真可谓是“窖中储粟,硕腹籴粮,来则富饶,去乃虚耗”(《阿纤》)。有这样的女子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文士们自可高枕无忧。在这里,美女佳姝不仅作为落魄文人心目中的可意人儿出场,是赏识他们的红粉知己;而且又担当着幸运女神与保护女神的双重角色,失意男子的命运由是发生转机而否极泰来。
7、就像观音菩萨普洒甘露、超度众生一样,这些女子无疑就是无数贫困文人心灵中的观世音。正如《风仙》“异史氏曰”:“惜无好胜佳人,作镜影悲笑耳!吾愿恒河沙数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三 令我们颇感兴趣的是,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情爱小说都把“若有佳人怀吉士,从无淑女爱金夫”(《玉娇梨》第二回)作为故事叙述的重要关节,并通过书中人物之口或是作者的议论予以强化。像梅凌春之父梅翰林曾说,自己“官居翰苑,所与相接者,满目皆富贵客,其子弟只知味有膏粱,那知书有黄金。且天下膏粱子弟而矢
8、志读书者,有几人哉!故不若退居私室,识英雄于困苦中,方得真才。”(《春柳莺》第五回)梅翰林的肺腑之言与其说是代表了佳人们的普遍想法,还不如说是作者创作意图的真实流露。再看蒲松龄的夫子之道:“天生佳丽,固将以报名贤;而世俗之王公,乃留以赠纨绔。此造物所必争也。而离离奇奇,致作合者无限经营,化工亦良苦矣。独是青夫人能识英雄于尘埃,誓嫁之志,期以必死。曾俨然而冠裳也者,顾弃德行而求膏粱,何智出婢子下哉!”(《青梅》“异史氏曰”)“富贵留赠世俗,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