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96670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1
《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艾于兰(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职能之一,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经贸类专业为例,对四种社会服务模式,即职教集团式、实训基地式、订单式、项目式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平台式服务模式,可以为经贸类专业构建社会服务模式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社会服务模式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1672-5727(2014)09-0042-03简介:艾于兰(1981—),女,云南保山人,硕士,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讲师,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
2、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经济管理。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构建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jk010)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社会服务面临的问题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现状来看,工科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由于其专业或科研活动直接面向生产,成果是有形的产品,通过向社会人士提供生产技能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就能很好地彰显其社会服务功能。而经贸类专业所提供的服务大多是管理咨询、职业培训、人才培养等无形服务,价值难以评估,加上配套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服务动力不足,所以经贸类专业的社会服务亟待构建一种有效的模式,以促进社会服
3、务能力的发展和职能的发挥。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综述目前,针对经贸类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研究尚属空白。在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研究中,邱开金的概况较为全面,他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范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即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即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性服务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即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即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
4、的服务方式。笔者拟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经贸系为例,在邱开金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类社会服务模式进行探索。社会服务模式评价标准对社会服务模式的研究离不开评价标准。社会服务模式评价标准与校企合作评价标准的区别在于,校企合作主要关注双方合作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益和学校教学质量,而社会服务更加关注的是发挥职业教育职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经过对大量企业和省内高职院校的访谈和调查研究,结合长期社会服务的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评价标准:一是服务模式中企业与院校的联系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紧密型联系企业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将促进服务工作的推进和服务效果的显现;二是服务模式中企业的
5、需求是否容易把握,是集中而明确,还是广泛而模糊;三是是否容易获得服务机会,企业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服务模式;四是服务模式的可操作性是否较强,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容易推进;五是是否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或经费投入;六是是否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七是是否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八是该服务模式是否有局限性;九是该服务模式是否能形成长效机制。各类型社会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笔者拟结合基地式服务型、项目式服务型、教育集团式服务型、活动式服务型等社会服务模式及我院的实践经验,对职教集团式、实训基地式、订单式、项目式等四种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平台式服务模式。(一)职教集团式模式简介职业
6、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职教集团带来的丰富的企业资源将为经贸类专业开展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奠定良好基础,也可为企业和职教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践成果我院于2012年牵头成立了“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是在已有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以集团章程为联系纽带,由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组建的校企资源共享、平等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利益共同体。随后,学校以此为平台,经常举办企业家联谊会、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等
7、活动,为校企之间、政企之间、学校之间、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便利。但由于该集团成立时间较短,存在服务动力不足、缺乏有力的协调机构等问题,目前经贸类专业职教集团式的社会服务还停留在沟通交流层面。模式特点一是职教集团所具备的区域性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是职教集团所具备的行业性使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可以更为专业化;三是能实现优势资源共享,进而推进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科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注意的问题一是合作机制较为松散,集团内部凝聚力不强,使得社会服务工作动力不足;二是集团内成员社会服务需求较为零散、无规律,需要有力的机构系统地将需方的需求
8、和供方的优势对接起来。(二)实训基地式模式简介实训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