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略述朱熹的哲学逻辑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述朱熹的哲学逻辑结构略述朱熹的哲学逻辑结构 纵观朱熹的哲学体系,理气物结构便是其中的龙骨。 朱熹哲学体系的形成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一位博学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闽学的开创者。朱熹哲学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发展到宋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危机四伏。.L.朱熹从地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竭力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为封建主作理论论证,并力图把封建统治秩序哲理化。在这一过程中,朱熹在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和二程的有理乃有气的基础上,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支柱,发
2、展了二程的唯心主义理学,完成了理学的集大成工作,建立了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并把唯心主义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后来成为封建统治的神圣武器。 朱熹的哲学由理气论、心性论、格致论三部分组成。本文单就理气论略述其哲学逻辑结构,并从其结构的形成以及组成元素间的关系来考察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史观。 在朱熹的理气论中,他把理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并对理的范畴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阐述。由此,朱熹便建立起了博大精深的体系。 理是最高范畴,理派生万物 朱熹曾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则为天,地得之则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终则复始,始则
3、复终,又未有顷刻之或停也。朱熹的这段话清楚说明: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永恒的宇宙本体。 理是本源,又是最高原则,这最高范畴的理,本身是独一无二,寂然不动的。 可是,对于其哲学结构中诸元素的先后关系,朱熹在诸多论语中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但最终他还是认为理先于物。他说:理存在于无物之前,又存在于有物之后,既潜藏于阴阳之间,又流行于阴阳之中。这使其成为一个无先无后、无内无外、通贯全体、无乎不在的绝对体,这个绝对体就叫太极或理,就其哲学含义而论,貌似客观规律,实为精神本体。理是本,气、物为末。 虽然,理先于物而存在,朱熹又认为,理是脱离物而存在的最高范畴。为了
4、证实这一点,朱熹曾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形有状是此器。朱熹以理是无形无影,其所谓理显然不具备物质性的特征。朱熹也曾以扇子作比较,囊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都将其割裂为物、理两事。于是,一个不依赖于事物而又能派生万物,脱离自然界又比之更巨大更有力的理被编造出来了。 观念一经产生,它便有相对的独立性。 列宁说: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神化了的绝对。 朱熹所捏造的理正是如列宁所描述的神话了的绝对体。理是单个的存在物,是存在于事物之上、之先的神话了的绝对。唯心主义者通过夸大
5、这种偏面而在精神世界中寻求世界的本源。因此,它们失误的根源也就是把认识的某一部分片面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的神话了的绝对。 气是理派生万物的挂搭 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既然理是最高范畴,独一无二,寂然不动的,那么这纯然绝对,空洞洁净的理又是怎么派生万物的呢? 黑格尔说:理念完全是自己与自己对立以实现自己,并且在这个对方里只是在自己本身内的活动。 朱熹也有相同的认识,他在唯心主义体系中加进了唯物主义的内容,于是容纳了气。本体理借助气而派生万物后,又通过格物致理的认识方法,使本体理自己与自己结合,从而复归到理。朱熹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派生物,如果说万物都
6、是派生的,那必然有一更巨大更有力的东西,即理。宇宙之间,仅有一理。 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与前不同,朱熹所讲的精神本体既不是简单的有,也不是简单的无,而是有、无的统一体。 但是,这无情意的理却能派生出客观事物和现实世界,又是一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朱熹把气作为中间环节。他认为,气不同于理,在于气是一个生气勃勃的、能凝聚又能造作的东西。这样,气不仅把理物联系起来,沟通起来,使理借之而派生万物,以克服其体系的矛盾,而且使理有了挂搭和附着的地方。由于理找到了气,便推演出日月星辰,山河湖泊的现实
7、世界的动人场面。 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朱熹在哲学思想中引进了气之后,于是,理气关系便构成了其哲学体系的主框架。充满天地之间莫非气,而吾所得以为形骸者,皆此气耳。理气相连,不可分。不过,理派生万物是离不开物质的气的作用的。朱熹将精神的理作为本质来看,更见其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思想本质。 朱熹并且认为,天地初而只有阴阳之气。这气运行,以清浊之分产生天地,这种宇宙生成论,不仅利用了自然科学的材料,也用了唯心主义思想资料。如果去掉超越万物的理这个盖子,朱熹的哲学思想便充满了唯物主义的气味了。 既然,理挂搭和依附于气之上,理气不可分。那么,理和气
8、,即精神和物质,谁先谁后呢? 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