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菊黄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菊黄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 6仔鱼前期培育 菊黄东方鲀仔鱼收集后,放于室内水泥池集中培育7d~15d,可提高其成活率。使用前用漂白粉消毒,进水经5micron海水过滤袋过滤,放苗时水位控制在1m,以后每天加水20cm~30cm。放养密度为1万尾/m3~8万尾/m3。仔鱼孵出后第5d开口,可以直接投喂轮虫,密度为5个/ml~8个/ml,每天投喂2~3次,第10d投喂密度为8个/ml~10个/ml,轮虫投喂前需用小球藻或营养强化剂强化24h。每日添加适量的小球藻以调节水色,密度为2-3×106cells/ml。每天加水或换水,保持水质
2、清新,换水量为:第5d~8d基本不换水,每日添加少量新鲜海水;第8d~12d每日换水30%~50%;第12d~15d每日换水70%~80%。培育期间每日认真观察仔鱼摄食情况,测量水温、盐度、饵料密度。.L.编辑。 1800万尾仔鱼经前期培育共培育出后期仔鱼1500万尾,成活率为83.3%。 7仔、稚、幼鱼后期培育 菊黄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 6仔鱼前期培育 菊黄东方鲀仔鱼收集后,放于室内水泥池集中培育7d~15d,可提高其成活率。使用前用漂白粉消毒,进水经5micron海水过滤袋过滤,放苗时水位控制在1m,以后每天加
3、水20cm~30cm。放养密度为1万尾/m3~8万尾/m3。仔鱼孵出后第5d开口,可以直接投喂轮虫,密度为5个/ml~8个/ml,每天投喂2~3次,第10d投喂密度为8个/ml~10个/ml,轮虫投喂前需用小球藻或营养强化剂强化24h。每日添加适量的小球藻以调节水色,密度为2-3×106cells/ml。每天加水或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换水量为:第5d~8d基本不换水,每日添加少量新鲜海水;第8d~12d每日换水30%~50%;第12d~15d每日换水70%~80%。培育期间每日认真观察仔鱼摄食情况,测量水温、盐度、饵料密度。.L.编辑。
4、 1800万尾仔鱼经前期培育共培育出后期仔鱼1500万尾,成活率为83.3%。 7仔、稚、幼鱼后期培育 放仔鱼前池塘彻底清塘,保留水深30cm,每667m2用25kg漂白粉或100kg生石灰带水消毒,检查池中杂鱼虾是否全部死亡。确定消毒有效后,进水100cm左右(进水必须经过100目筛绢过滤,以免杂鱼虾及杂鱼虾卵、幼体入池)。然后进入放仔鱼前水质调节及活饵料生物培养(肥水)。肥水一般用无机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等),也可用杂鱼虾肉浆、鳗鱼粉等,具体用量及种类视池水情况及放仔鱼时间而定。春季水温慢慢升高,一般经3d~5d肥水
5、后,池中天然饵料生物大量繁殖,达到一定密度,即可考虑投放仔鱼。放仔鱼前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刮风等)及池水温差。放仔鱼后15d~20d,菊黄东方鲀主要摄食池中的天然生物饵料,此后即可驯化投喂人工饲料。因此土池培育前期的关键是培育足够量的生物饵料,供菊黄东方鲀摄食,此阶段主要投喂杂鱼虾浆拌鳗鱼粉,均匀泼洒,每天两次。每天晚上检查池中生物饵料密度,及时调节第二天投喂量。培育后期,随着仔鱼发育生长,单靠池中天然饵料生物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应开始投喂人工饲料进行驯食。人工饲料包括鲜活鱼肉糜(块)和人工配合饲料。土池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投饵、巡
6、塘等。每天测量池塘水温、盐度一次。投喂饵料时适当延长投喂时间,尽量让稚幼鱼都能摄食,以防稚幼鱼参差不齐而影响其成活率。培育前期基本不换水或少量换水,减少生物饵料流失;培育后期残饵量及鱼苗排泄量增多,必须勤换水、多换水。根据天气及稚幼鱼活动情况,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和调节水质。平时做到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时进行水质测定和仔稚幼鱼生物学测定。 前期培育1500万尾仔鱼经后期培育,共培育出菊黄东方鲀幼鱼(平均全长4.5cm)380万尾,育苗成活率25.3%。 8病害防治 (1)烂鳍病 病因:此病于亲鱼入池后数天发生,可能与
7、亲鱼捕捉运输等机械操作受伤感染有关。 症状:鱼体的胸鳍、臀鳍、尾鳍等处溃烂,有的溃烂处充血发红。 防治方法: ①挑选亲鱼时尽量选少受伤亲鱼,运输、操作时小心谨慎; ②用(1~2)×10-6(m/m)聚维酮碘浸泡,连续2d~3d; ③用0.1%KMnO4溶液涂于患处,静待1min~2min后放回原池。 (2)隐核虫病(白点病) 病因:鱼苗感染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 症状:病鱼的体表、各鳍鳍膜和鳃有大量虫体寄生,严重者形成一层白色混浊状薄膜,肉眼可观察到许多白点。病鱼摄食差,呼吸困难,游泳无力,最终窒息而死亡。 防治方
8、法: ①鱼下塘前彻底清塘、消毒; ②淡水浸泡病鱼10min~30min,连续3d~5d; ③用0.3×10-6(m/m)醋酸酮全池泼洒; ④用1.0×10-6(m/m)硫酸铜和0.4×1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