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83448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变控制为服务 收获幸福团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变控制为服务收获幸福团队防患于未然,更胜于治乱于已成,选择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不妨从一开始,就站在战略的高度来构建,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从未停止过利用小组合作来提升管理实效的探索。从十多年前的“追梦组合”,到之后的“伙伴互助联盟”,直至如今的“成家立业行动”,一路摸索实践,走了诸多弯路,也得到了更多成长的收获。当我尝试把班级管理的主力由班干部下移到小组之后,班级工作展现出来的条理性和有效性是超出我期待的。从学习到生活,从寝室到教室,无论是座位调整、卫生打扫,还是活动策划、成
2、绩评定,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各小组组内分工明确,班级内干部单干变成了小组共干。但是,接下来出现的场景,并非是我所期望的。值周管理小组的成员俨然成了我的替身,扮演着警察、城管的角色,动不动以各种从我那里学来的如扣分、扫地、跑步等惩罚方式发号施令,扼制问题。由此带来的当然是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出现了管理小组之间的相互报复行为,尤其是周一的班队活动课。他们原封不动地沿袭了我的“光荣传统”,把班会开成总结会、批判会、说教会,组内成员轮流上台,喋喋不休地讲着那些同学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道理
3、,面面俱到,从卫生讲到纪律再到学习,批评完个人批评全体,批评完学习批评纪律。其他小组成了听话筒、出气筒,不仅觉得没意思,更是非常反感。在这样的氛围中,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大家一个个神经绷得很紧。当我不断旁观这些行为的时候,自己已是羞愧不已,也充分认识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现在看来,当班级“管”得过多而“理”得不足之后,弥漫在教室里的只能是负面的情绪而非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状态。我只好问计于学生,问需于学生,而最为常用的就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学生们对小组合作管理的态度。虽
4、然听到的有诸多抱怨,但来自学生们的建议大多是建设性的。将学生们的一系列建议梳理成稿之后,我们召开了主题班会。学生们的共识是普遍支持小组合作管理班级,但要寻求以大家可以接受的管理方式,因为,大家反对的不是管理本身,而是管理的方式。进而全班分组讨论完善相关举措。主导思想就是——变控制为服务,把班级管理变成一件快乐的事!由此,我们开始尝试改变,从自身需求出发,从能做的事情开始,不仅组内进行合理分工,组间也进行合理的分工,营造自己服务他人、本组服务他组的氛围。首先,我们尽可能地将管理的岗位开发成服务的课
5、程。每个轮到值周管理班级的小组,总会想方设法开展一系列充满温情的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室里也就有了这样一些场景:在本周的管理小组里,你会看到有人负责分发牛奶;有人负责去传达室拿信件;有人帮忙烧开水;有人每天用相机记录班内令人感动的细节;全组为全班本周生日的同学策划别开生面的生日会;有人策划“夸夸我身边的好同学”活动等。有一次,“丝享者”小组(即丝丝毫毫都要和同伴分享的意思)发现近期经常有同学感冒,就为班里配备了一个装有创可贴、感冒冲剂等常用药的简易小药箱。之后,教室里陆陆续续有了煮蛋器、海绵拖
6、把、微心情语录本等。后来我发现这涉及一定费用,为避免攀比,我们统一意见,此类都用班费支出,同时颁给相应小组或成员班级服务金点子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周一的常规班团队活动,各小组更是各显神通,为全班同学奉献诸如养心美文、好歌赏唱、好书推荐、电影介绍、大学专业介绍等精神大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种变管控为服务的做法,关注细节、关注人心的工作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到的是被服务的温暖而不是被控制的压抑,教室内的人际关系状态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其次,我们致力于为惩戒注入柔性的情怀。曾有人担心,当班级的管理从控
7、制转向服务为主后,应有的管控是否会弱化?惩罚教育是否被淡出教室?在这方面,我很认同马卡连柯的观点——“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只不过,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处理,在惩罚的方式上增加一点点人情味,当然,我们绝不能放弃原则。所以,轮值管理的小组,不再像之前那样刻板较真,只要同学一违反班规,就迫不及待挥舞着惩戒大棒,而是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借鉴“首错不罚,改过免责”的执法理念,我们采取了首错免责的方式,以提醒、倡导替代了冰冷的惩罚。再者,视违纪原因
8、不同而区别对待,无意犯错和故意为之所得到的惩罚是不一样的;分析违纪带来的不同后果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他人带来伤害的错误显然要比只影响自己的错误后果更严重,需要负担的责任当然也就更大。在处罚的手段上,也是尽可能给被处罚学生以选择的余地。以晚就寝吵闹为例,违纪者可以选择熄灯后陪同宿管老师巡视全年级寝室、到图书馆协助管理员整理图书、一周内回家晚宿(本校是全体学生住读制)这三种方式之中的任何一种,通过奉献或体验的方式来促使违纪同学内心的触动。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于部分被处罚者,管理小组的同学采取了陪伴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