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

ID:23866481

大小:40.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1页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2页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3页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4页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7月5日高中语文早读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你的语文从早读开始——早读材料(二)9.16本周关键词:今天为何还要读经典?祝贺!中国梵净山!千万别去亲海豚!“富而优雅”可赞,“穷而蛮横”可耻、姥姥还是外婆、跳出心灵的“井口”《朗读者》第二季解说词一、美文欣赏今天为何还要读经典?王汎森  多年前,几位关心高中生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育的朋友,发起了一个演讲会,请人来讲中西经典,我也应邀作了演说。在那次演讲中,我首先提到林肯。  林肯正式的教育背景很浅,可是他的文章和演讲却极为动人,我个人认为他主要的精神及思想资源是不断地精读包括《圣经》在内的经典。  这些经典深入他的精神层次,除了

2、源源不断地提供许多精彩的养分之外,也形成了一个规模、一个框架、一种内在的雄浑的气氛与节奏,再加上林肯在适当的时候套引经典,使得他的演讲及文字非常动人。  上个世纪芝加哥大学阿德勒教授提倡阅读伟大作品,这件事今天看来已经相当老旧,但是它的意义却从未褪色。  我个人深知讨论经典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什么可以成为经典以及如何阅读经典,便可以从无数方面去谈。这里则只想试着回应一种质疑。  2001年,当我在台湾国科会人文处为了推动'经典译注计划'而举办一系列'西洋经典与现代人生'的讲座时,因为报纸副刊的报道,曾经引起一些注意。  有一位听众打电话到人文处:'都是一些过了时的书,

3、何必这样大张旗鼓?'这个质问促使我们思考:何谓经典?经典是不是一部没有错误、尚未过时的书?  一部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有许多原因:它的历史影响巨大、它的内容历久弥新,它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及普遍的问题,它的词采闪亮惊人,它的思路细密曲折,它的架构雄浑庞大等,不一而足。  可是不容否认的,经典中的一部分内容,经过时代的淘洗,用现代人眼光看来已经错误或过时,为什么人们仍然需要读它?  再者,经典是不动的,它如何与人类无限多样的存在境遇,以及人类所关心的翻新出奇的问题发生关联?  正如同一个点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处,那么一本书的内容怎么可能既是古代的、又永远是当代的?  三十多年前,我

4、曾似通不通地读了神学家保罗·田立克(PaulTillich)的《系统神学》,觉得他很想解答这个问题。  这部书中反复讨论《圣经》如何关联呼应(correlated)每一个时代?如何在不任意改动《圣经》的'讯息'下,关联呼应每一个时代特殊的'境况'?如何形成一种既不是从境况中抽取答案,也不是过度被讯息的固定性所拘限,而对时代的迫切问题提出解答?  田立克花了很大的力气所提出的解答,应该只是人们亲近经典的进路之一。  有的人每隔几年就要读一遍康德的三大'批判',是想跟着他细密曲折的思路走一遍,像磨透镜一样。  王国维可能是近代中国最早深入琢磨三大'批判'的人,到了后来,当他放弃

5、哲学(他说哲学是'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之后,我们仍然可以在他的经史著作中看到康德思路的影子。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读马克思的小册子《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形容这本书是在分析'为什么一个有三千六百万人的民族竟会被三个衣冠楚楚的骗子(包括路易·拿破仑)偷袭而毫无抵抗地做了俘虏'。  列维—斯特劳斯大概是要一次又一次亲近那种从四面八方、一层又一层地解剖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政变事件的锐见。  在那次演讲会中,我选择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书中的部分内容在晚清以前是非常前卫、非常锋利的,但是到今天恐怕早已成了刍狗。  但是这本小

6、册子在历史上曾经发挥无比的影响力,使它自然具有一定的分量,书中所提出的若干议题:君臣的角色、君臣的关系、读书人在政治中的角色、舆论的问题、物质力量的配置应集中在中央或分散在各地等等一连串问题,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新鲜感。8读书有厚度,思考有深度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即使其内容已经过时,作为读者,我们仍想深入历史脉络,了解作者为什么那样说。古人说'误书思之,亦是一适',设身处地深入了解经典的每一部分,正是一种磨砺自己的工夫。  我偶然读到一封前人的信,信中说日本的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说:  “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

7、此人即是你自己。”  这段话可以有非常多面的解释。我则想借它来说明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读者的角色与经典一样重要。  阅读古往今来的经典,除了应当虔敬地学习它的道理、它的论题、它的词采,还要进行一种密切的对话。对话的对象可以是永恒的真理,也可能是其他的东西。  无论如何,在与经典密切对话的过程中,读者不断地'生发'出对自己所关怀的问题具有新意义的东西来。经典之所以历久不衰,往往是提供了对话与创造的丰富资源。  阅读经典一方面是要'照着讲',同时也要'接着讲'(冯友兰)。不管'照着讲'或'接着讲',最后'是要敲开门,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