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ID:23850798

大小:9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1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_第1页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_第2页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_第3页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_第4页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回归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一书中写道,一个幽灵“注视着我们,我们觉得自已正被它注视着,并且是在任何共时性之外,甚至在我们的任何目光之前和之外,按照一种绝对的前后关联和不对称性,按照一种绝对不可控制的不对称性注视着我们。”[1]这个隐喻式的幽灵正是马克思。在德里达看来,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到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分析,从赛义德的东方学到詹姆逊的文化政治诗学,从中我们可以确切地感受到各种被改装的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幽灵般的徘徊。对这个幽灵,无论是无情驱赶还是热情

2、拥抱,都是对这位幽灵般“父亲”的一种幽灵般的纠缠[2].德里达继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经历,马克思在我们心目中的几乎慈父般的形象,以及我们用来和其他的理论分支、其它的阅读文本和阐释世界方式做斗争的方法,这一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曾经是——而且仍然是并因此永远是——绝对地和整个地确定的。”[3]出自一个视文本活动为自由嬉戏、以无情拆解和颠覆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已任的解构哲学家之口,这段话意味深长,它至少提醒那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应当去修正一下自己主观而武断的结论,看看现有状况下仍然活跃的、充满生机的、随机应变的马克思主义因素如何发挥它们的

3、现实作用。在笔者看来,当代西方文化研究中“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这个能指的频频闪现,恰好印证了德里达的这一说法。一、生产视角文化研究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它对阶级、性别、身份、传媒、殖民、大众文化等泛社会文本迫切而带有政治性和焦虑性的关注使其“现已成为一场运动或网络。”[4]然而正如理查德。约翰生所说“条条大路回归马克思,只不过对马克思的种种占有需要更宽阔的路面而已,”[5]文化研究的这场运动在一些至关重要的理论框架、阐释模式乃至概念、范畴上仍然是以不同的形式回归马克思。例如就阐释模式而言,詹姆逊就认为“

4、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比今天其他理论阐释模式要更有语义的优先权。”[6]这一阐释模式中的主导符码即“生产模式”制定出一个完整的共时性结构,它使那些“自称完整和自给自足的阐释系统的各种框架变得非神秘化。”[7]就文化研究而言,其中文化生产理论的基本构架就是以马克思的这一主导符码为原型的。例如,斯图亚特。霍尔在大众传媒研究方面的著名的电视编码解码理论就是以马克思的“生产模式”结构来构架的。霍尔认为,传统电视传媒符号的生产与接受过程即由发送者/信息/接受者的线性特征,虽然由于仅只关注信息交流的层面而未注意到不同时刻的复杂关系结构而受到批判,“然而,通过

5、表现相连而各异的诸多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生产并维持这个结构,也有可能(并且这是有用的)根据这个结构来思考这一过程”。[8]根据马克思的生产→产品→消费→再生产的模式,霍尔建构了一套编码→成码→解码的电视编码解码理论,编码即信息产品的生产,成码即信息产品,解码指电视观众的接受亦即消费。霍尔对其理论框架的来源直言不讳地说“借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讲,流通和接受在电视传播中实际上就是生产过程的‘环节’,并通过许多歪曲的和结构的‘反馈’再次融入生产过程本身”。[9]詹姆逊则将生产方式分析引入到对后现代文化分析中。他坚持认为,后现代“只

6、有作为我们社会及其整个文化或者说生产方式的更深层的结构改变的表征才能得到更好的了解”。他认为在文化领域中后现代的典型特征就是伴随着形象生产,“在今天,形象就是商品,这就是为什么期待从形象中找到否定商品生产逻辑是徒劳的原因,最后,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所有的美都虚有其表,而当代伪唯美主义对它的青睐是一种意识形态策略而不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源泉的原因。”[10]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分析中,马克思“生产模式”中的重要概念“商品交换”被置换成“符号交换”,在马克思所区分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鲍德里亚还增加了对符号价值的分析。在鲍氏看来“马克思主义

7、没能彻底同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决裂,它所希望的仅仅是一种更为有效且公正的生产组织,而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类型,具有不同的逻辑、不同的价值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11]因此,他试图用他的符号交换理想反对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统一逻辑以及工具理性逻辑。借助这种符号交换理论,鲍德里亚分析了当代消费社会中大众文化的一些有趣的表现形式,诸如:无线电传声游戏、周刊性百科全书、各种袖珍手册或杂志、电视新闻及广告、作为性解放符号的时装模特躯体、群体健身运动、身体线条崇拜以及功能化的色情系统等等。不过正如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在《后现代科学》中指

8、出的那样,鲍德里亚仍然不得不承认”政治经济(学)系统使客体和需求变得理性化,从而产生了一个客体系统和一个被理性化的主体,而这种主体在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过程中又再生了劳动和消费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