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23850044

大小:232.2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1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七中高三年级语文二诊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总分:150分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审题人:黄明勇付阳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Z〈周易•系辞传y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官,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

2、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r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竹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

3、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s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r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

4、知r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r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知,”虽不排斥客观外象直接作用于感官认知,但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祌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宄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

5、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超越逻辑,袪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祌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冋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

6、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屮国文化概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異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B.《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C.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D.庄子“得龟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

7、”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完全得靠直觉和顿悟,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就是无用的。B.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顿悟而成佛,他人不能替代。C.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都主张抛弃知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体的突合。d.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2.根

8、据原文内容,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A.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B.踏破铁鞋无觅处,得來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董其昌,统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榔f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