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

ID:2381895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  激发思考,课堂提问——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的思考    文/郭婉岚    摘要:新课改以来,师生互动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提问是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当前存在着教师提问重“量”不重“质”、问答无实质性意义等问题。有效的提问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师生互动的精神和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提出问题是注意以下几点: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问题提出方式;把握难易度,留有思考空间;善于创设利于思考的问题情境。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例谈了关于课堂师生互动中课堂提问的体会。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思想品德课堂    一、发

2、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教育部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现状是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容易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师生互动不到位。学生在中考压力下,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学生主体地位无从谈起。这样既不利于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学生和理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师生互动方式便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而在当前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会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似质量低、无实质意义的问题。笔者通过听取了同科级成员的授课以及反思自身的课堂,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的提问往往重“量”不重“质”    以“满堂灌”为特征的应试

3、教育课堂是遭人唾弃的,但以“满堂问”为特征的新课程课堂同样令人遗憾。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越多,是不是就意味着该课堂的互动效果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真正有意义的提问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并且在这种互动中,师生双方都能为对方提供启发,尤其是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在思考后有所收获,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提问不是仅仅流于形式上的提问和回答。笔者观察,教师的提问不重“质”往往是因为提问随意性很大,有的提问过于简单,没有经过精心准备。例如,在讲初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框题时,讲到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内容时,有教师会提问:“升国旗是不是一种爱国的体

4、现呢?”“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是比较随意的,每个学生都会回答同一种答案。没有经过推敲的提问,不仅没有实质的意义,还占用了课堂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    2.教师与学生之间无实质性问答    在师生互动问答中,教师一呼,学生百应,此类不当提问也成为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化问题的症结之一。主要表现为教师提问,“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就是“对”“是”“好”等,不用理会教师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不用经过大脑思考,就机械作答,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掌握问题的实质。这样的互动是流于形式的师生互动,看似你来我往的很有活力的景象,实则是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

5、培养。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养成学生不爱思考的不良课堂习惯。例如以下一个案例:初二下册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中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资料展示】小冬是八年级学生,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上课不专心,缺交作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一天他为了打游戏连续两天旷课,最后班主任告知家长。老师和家长问他为何逃课,他说:“上不上学是我自己的事,用不着别人管!”    师提问:案例中小冬说“上不上学是我自己的事不用别人管”,这种说法是不是错误的?    生回答:是的。    师再问:受教育不仅是宪法赋予我们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宪法规定我们的必须履行一项基本义务。所以,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6、,对不对?    生回答:对。    ……    上述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回答整齐响亮,师生之生你问我答,十分热闹,看似符合课堂师生互动的表象要求,但是,归结其实质,这种互动真的有意义吗?(.f].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叶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8.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中学)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课程改革需要从细节做起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