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

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

ID:23811822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_第1页
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_第2页
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_第3页
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_第4页
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 战争背后的财政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战争背后的财政战关于的战争背后的财政战导读:《孙子兵法》云:“凡用兵之法,&&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战争打的就是钱,历时三年的战争打的不仅是钱,更有背后的财政制度和财政体制。  中英战费知多少  三年的战争总共花了多少钱,据茅海建先生考证,清政府总共花费白银2871余万两,《英国国会文件》记载的英军花费,折算成白银,共1263万两。坚船利炮劳师远征的英国,花费竟然比居于本土作战的清军少一半不止。这不能不引人好奇,这两国都是怎么花钱的,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这一时期,中国GDP世界第一,占全世界的33%,是英国的

2、6倍。拥有90万常备军,世界第一。清代马上得天下,前期战争一直不断,有一整套军事财政体制和制度。常额的军费支出已经是财政支出的70%左右,在财政制度上也有一套补充办法。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之下,庞大的常备军,巨额的军费支出,都归于皇帝一人。在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庞大帝国巨大的动员调度能力,也看到所有的调度命令都来自于紫禁城。信息的迟缓,个人意志的摇摆,严重影响着战争的进程。而且财政的用度,既缺乏统一的规划,又缺乏有效监督。  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英国建立了一种人类历史上还不曾有过的国会财政体制,国会对国家收支取得了绝对的制约

3、权,每一次战争都要通过国会拨款。此后的100多年,英国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息,打仗的范围越来越大,庞大的战争军费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财政危机。虽然英国此时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强国,世界各地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来此间,但国会紧紧制约着收税权,让国王也无可奈何。随着国会对支出结构的调整,到威廉三世时,国王的年金只剩下100镑左右。为了更好平衡收支,在战争的100年前,英国建立了现代预算制度。为了更好的花好钱,避开浪费,在战争的10年前,英国国会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审核制度,而该办法首先施行于海军部。海军实在太能花钱了,按照英国当时的记录,海军

4、的军费支出是陆军的三倍多。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硝烟,严厉禁烟。8月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国会开始了长达数月的辩论。国会最关心的是钱从哪里来。财政部长弗朗西斯·巴尔宁向国会汇报,国库已经入不敷出,在过去的三年,每年赤字多达100万英镑。英国政府还答应补偿受损失的商人250万英镑,国会从一开始就拒绝支付这笔赔偿费。89岁的陆军大臣,著名历史学家托马斯·麦考雷提出解决办法,让中国支付这场战争的费用,这些钱将在打败中国后获得。外交大臣巴麦尊也向国会保证,不会用英国纳税人的钱赔偿商人的损失,战费将从中国获得赔偿。媒体也在鼓吹:

5、“想想看,太阳和月亮的儿子(中国皇帝)将成为我们政府的资助人,每年给我们50万,而只要一位英国大臣处理他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说印度是英国的金矿,中国将成为英国的白金矿床。”1840年4月7日,英国国会下院以271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政府对华战争政策。“东方远征军”正式受令出发,国会和政府给予了明确的指令和目的。战争爆发。  战争,成了发财的机会  英军来了,请款的奏折也从四面八方奔向北京。调动兵马和动拨各地国库银两的圣谕又从北京奔向各地。  “&&跟役余丁、军装行李&&以及护解军火、硝磺、饷鞘等项,络绎不绝”各地的

6、回报也迅速回到北京。这是一场全国大调兵。以前清朝防卫重点在西北西南东北,这次大量调遣云贵川、陕甘、吉林和黑龙江“劲旅”参战。最远的是从松藩镇调来的两千藏兵赴浙东参战。前期的准备、沿途的供给、驻防的安置和供给,都是一笔十分庞大的数字。仅吉林、黑龙江的3000士兵的调兵费用就近30万两。三年间,前后共调动兵力25.8万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调兵的同时,各地也开始大规模铸造火炮。广东铸战争背后的财政战由..收集整理提供,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造大小炮1千多门,福建铸造300多门,浙江1100多门,江苏铸造百余门,山东铸造

7、73门、奉天铸造195门、江西铸造85门,直隶不知铸了多少门,但据奏报也花了13万两以上的白银。除了火炮,还有抬枪、鸟枪、、不计其数。从广东虎门,一直到天津大沽口,庞大的海岸线都开始大修工事,建造炮台。光虎门炮台就费银40万两。这简直是一次国防再造。  大清朝对于这场战事,真可以说是已经竭尽全力。整个战时财政机制也全力运转起来了,但一些前线官员却把这场战事当成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据后来查实的,宁海知县以修理城墙、支应兵差之名,34587两白银。浙江开销10万两,据称训练了南勇9000多人,但打仗时,却不知这支部队去了哪里。

8、还有定海称雇有水勇2万余人,花费40余万两,但却不知所踪,朝廷追查时说是都在战时逃散了。龙溪县名单上有1200名士兵却见不到一个人,地方官承认是闽浙总督被革职还乡,路过此地,地方接待花费了1万两白银,无处报账,只好造空饷弥补。钱花了,找不到兵了,原来三公经费也被揩油。  1841年10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