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

ID:2380224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_第1页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_第2页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_第3页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_第4页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这一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适应学生心理,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但“活动”是个新事物,很多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此本人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  一、“活动”的分类  对“活动”进行科学分类,有利于根据不同活动类型开展针对性

2、的教学。从活动方式上看,教材中提供的活动共有如下几种:  1、填写、续写类。根据某一个学习主题或情境进行填写、续写。如初三第二课第一框第一个活动“刘汀面临的责任选择”要求根据你的理解,请把故事续写下去。  2、思考类。这一类活动有时独立出现,有时融在其他类型的活动中,主要有面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思考与别人进行交流,对自身言行的反思等。如:第二课第三框第三个活动就“承认错误”、“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同学交流”。5  3、正误判断、观点辨别类。选取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有争议的、引起道德二难选择的事件进行判断辨析。如:第七课第三框第三个活动分析“对零花钱的安排”是否和合理。  4、图、表

3、制作类。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查找资料、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成图、表。如:第一课第一框第二个活动“制作一张表格”,把你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列出来,并填写在表格中。  5、资料搜集、整理类。通过查书、上网、看影视媒体等搜集和整理所需资料。如第八课第一框第四个活动“搜集最进一个星期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报道,并尝试将他们分类。”这类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操作时首先要指导学生使用各种工具;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对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的方法;再次,要教育学生有台账意识,注意对资料的保存,避免资料的遗失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最后要训练学生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

4、息。  6、调查、采访类。通过问卷、实地调查、采访、观察等手段,了解、解决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第四课第二框第四个活动,要求“做一个小调查,看看你生活的地区有那些环境问题。”这类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活动一般分组进行,先定计划后实施。当然上述分类是相对的,在同一个“活动”中常有采用了几种活动方式的。如有的活动就要求“搜集近年来反映的有关数据,绘制成图表”,就运用了资料搜集、整理和图表制作两类,旨在培养学生图文转化换、图文结合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灵活利用这些活动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功能。  二、“活动”教学的基本步骤5  思想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一般有以

5、下几个步骤:  1、确定“活动”内容。一般情况下,我们无需确定“活动”内容,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进行教学即可。  但教材中的“活动”只是根据学生的一般情况而设计,而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是难以顾及的,因此,对于教材中提供“活动”,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指导,但不必生搬硬套,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教材提供活动指导下,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灵活自主地创设“活动”情境。  2、明确“活动”目的。活动目的是促进师生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也引领师生“活动”的方向,明确“活动”目的是“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  3、实施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要合理选择方式。二

6、要适时给予指导。三要及时反馈。  4、交流活动成果。这个环节不拘形式。如课上发言、展览、演讲等。重要的是必须全员参与,不能只是班级中的少数“精英”活动,其他人成为旁观者,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巩固知识,获得能力,有所感悟。  5、评价活动效果。“活动”教学评价的是“效果”而不是结果,其主要特点有:一是重过程,强调“动态生成”;二是重合作,倡导“全员参与”;三是重体验,关注“德育内化”;四是淡定论,允许“认识多元”。  三、“活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的指向性要明确。活动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并且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另外,活动要求表述要准确,避免

7、含糊,必要时要举例说明。5  2、活动必须贴近生活实际。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的分场或社区等地方开展;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的家庭、学校的日常生活,以及学生成长、人际交往实际开展;活动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服务;活动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兼顾到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实际。  3、活动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要选择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等,避免低幼化或过难过深,避免让学生直露内心世界的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