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92088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性质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摆脱不了为应试教育的束缚而采取的短期行为,丰富厚实的缤纷多样的语文世界浓缩在《考试说明》之中,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被无限放大。本文从学生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个教学流程角度作尝试。 关键词:教学研究主体性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上要讲究师生对话、师生和文本的对话、师生和编者的对话。应该说这样的
2、对话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及对作者、编者原始想法的尊重。但当前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是《考试说明》以外的其他内容都与学生无关,纷至沓来的资料、浩无边际的题海使语文课成了十足的考试训练课。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要么漠视语文,要么投机取巧,缺乏对文本的重视,对阅读的重视,对生命的感悟。回归本源,着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语文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所在。 一、践行“把人当人看”的思想是前提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成长。因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根本所在,但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教师的主导性功能无限性地放大,教师在年龄
3、、知识、经验等方面都高于学生,尤其是师道尊严铭刻几千年传统中,这种为师者高高在上的心理状态依然在“荼毒”7着我们,使我们难以真正平等地对待学生。缺乏对等性地谈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异于空中楼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主旋律,为师者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因而我们在课堂上时刻要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以充满感情的语气、平等的方式、鼓励的眼神、可亲的身体语言……聚焦于教育的本身,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心无旁骛地走向这些孩子,温润这些孩子,让他们充分地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在课堂上师生尽情地进行思想碰撞、心灵交流,
4、最终获得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验。 二、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基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的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即便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处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教学目标确立的现状却令人担忧,部分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的研究,我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图一时之快,总是
5、借用教学参考书或是教师用书,严重地束缚了教师的二次备课的再思维性活动;二是三维目标的确立没有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成为激励学生的有效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不能很好地测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的达成情况。7 初三有一篇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其教学目标有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确定的:一是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二是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三是了解演说的特点。此教学目标是没错的,但是利于学生掌握吗?学生对文章所描述人物的时代与思想背景是如此的陌生,则难以
6、体悟人物的思想高度。为此,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了解时代和思想背景,明了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二是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而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文章语言的欣赏。在了解背景与人物的基础上,充分诵读,体会文章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的语言特点。我认为只有基于学生的能力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进而落实与生长。 三、结合学生经验的教学内容是重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这样的语文教材才能更贴近生活,才能充满人文气息和智慧之光。学生的生活经验研究表明,就
7、智力与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看,经验的作用更大,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更好地学习,理解事物本质的前提。当然“经验”既来自于学校系统的学习,又来自于自身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经验对学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使学生有着更深刻的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或是情感体验深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则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独特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与教材选文中的生活发生共鸣达到激发、熏陶的教育目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比如:在教培根的《谈读书》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或是介绍自己
8、最喜欢读的书,或是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或是谈谈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7在尽情分享后让学生学习这一课,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因为引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容易了许多。 但是已有的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又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