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

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

ID:23776125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0

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_第1页
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_第2页
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_第3页
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_第4页
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脉前降支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摘要】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脉压、血型、不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红素、血凝状态〔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危险因素对前降支(LAD)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对照研究方法,将19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分为:LAD正常组26例(A组),病变组173例,其中LAD近段病变组89例(B组)、LAD中远段病变组84例(C组)。根据狭窄程

2、度,将病变组分为<50%的CAS组37例(B1+C1组)、50%~74%的轻度狭窄组31例(B2+C2组)、75%~94%的中度狭窄组36例(B3+C3组)、95%~99%的重度狭窄组33例(B4+C4组)、100%的完全闭塞组35例(B5+C5组)。观察危险因素与LAD不同病变部位和程度的相关关系,不同病变部位和程度观测指标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x1)、性别(x2)、高血压(x3)、血型(x6)、吸烟(x7)、饮酒(x8)与LAD病变程度(y)有回归关系,其中年龄、吸烟、血型有与LAD病变程度有较密切的正相关性,部分凝血时间(x)与LAD

3、病变部位(y)有相关关系。A组与病变组(B1+C1组、B2+C2组、B3+C3组、B4+C4组、B5+C5组)年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各病变组(B1+C1组、B2+C2组、B3+C3组、B4+C4组、B5+C5组)脉压显著增高(P<0.05),病变组中B2+C2组、B3+C3组脉压与B5+C5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5+C5组与B2+C2组、B3+C3组比较B型血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病变组(B1+C1组、B2+C2组、B3+C3组、B4+C4组、B5+C5组)吸烟比例显著增高(P<

4、0.05)。糖尿病比较:100%闭塞组与95%~99%组、50%~74%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HDLL值是(1.07±0.20)mmol/L,病变组随狭窄程度增加HDLL值从(1.09±0.22)mmol/L降至(0.94±0.24)mmol/L,B1+C1组与B5+C5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变组TC/HDLC值及LDLC/HDLC值均随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加,且B1+C1组与B4+C4组、B5+C5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AD近段组TC/HDLC、LDLC/HDLC与中远段组比较差异均

5、有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病变组(B3+C3组、B4+C4组、B5+C5组)PT值均显著增高(P<0.05)。病变组APTT及FIB值均随狭窄程度增大而增加。其中B5+C5组APTT值与B1+C1组、B2+C2组、B4+C4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LAD近段组与中远段组APTT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B4+C4组、B5+C5组FIB值与B1+C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血型、吸烟、饮酒与LAD病变程度有回归关系,年龄、吸烟、血型有与LAD病变程度较密切的正相关性,部分凝血

6、时间与LAD病变部位有相关关系。年龄、吸烟、脉压、HDLC、TC/HDLC比值、FIB是影响病变程度的因素,B型血、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率高,APTT、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是病变部位的影响因素。【关键词】前降支病变;不同病变部位和程度;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基础病理改变,危险因素学说的提出为预防和治疗CHD开辟了新的策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已被公认〔1〕,其他,如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

7、)、TC/HDLC比值、TG/HDLC比值、LDLC/HDLC比值、血清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IB)及高凝状态等亦被认为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重要的预测指标,特别是TC/HDLC比值、TG/HDLC比值、LDLC/HDLC比值的量化指标,但目前国内研究对TG、HDLC的结论不一,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2,3〕,目前脉压(PP)的影响已经超过收缩压、舒张压〔4〕。目前尚无针对前降支(LAD)单一血管不同部位和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PP、血型、不同血脂指标、TBIL

8、、血凝状态及FIB等危险因素对LAD病变不同部位和狭窄程度影响的量化指标。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国医科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