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65004
大小:5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0
《对于论西部散文的“游历—文化再现式”创作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论西部散文的“游历—文化再现式”创作模式对于论西部散文的“游历—文化再现式”创作模式导读:,只要相类似的事物不断复现,就可能存在相应的模式。综上所述,所谓“创作模式”,是指在众多相近而具体的作品创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显示着类型属性的创作形态或创作趋势。那么,西部散文的创作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已有的西部散文作品来看,其主要呈现了三种创作模式,即“游历-文化再现式”、“体验-生命感悟式”和“追寻-精神还摘要:西部散文极重要且被广泛采用的创作模式是“游历-文化再现式”,其形成基于三个因素:“在路上”的西部意象,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探险者、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西部考察记录,以及中国散文史上的游记
2、体散文传统。西部散文的这种创作模式具有较大的辐射空间,它不断引领读者向西部纵深走去,使读者在饱览西部苍凉壮美的自然奇观的同时,目睹西部富含历史情韵的人文图景,并感受到作家释放出来的情感能量与思想灼力。 关键词:西部散文;创作模式;文化再现;历史情韵 一 西部散文作为1990年代以来深具影响力的散文流派①,涌现出了足可视为经典的散文作品。但西部散文是一个发展中的流派,由于参与其中的作家众多,且创作的作品层出不穷,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混乱”的印象。毋庸置疑,如何从宏观视野上把握西部散文的创作动态以获得整体认知,已成为研究者必须要面对的理由。前苏联文论家赫拉普钦科曾言,“任何文学流派都不是
3、语言艺术家的偶然的集合。它作为一个由生活和文学本身决定的统一体而出现。与此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本身内部的、经常是很复杂的进一步划分。所有这一切就使得我们能谈论文学流派的结构理由。”②循赫拉普钦科的理路,我们认为,西部散文是由西部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文学实践所决定的“统一体”,而其内部存在着“进一步划分”的可能,这就指向了它的创作形态理由。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创作模式”最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它无疑为我们观察和解读西部散文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模式”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③。在英语语言中,“模式”用pattern来表示,并通过同义词model
4、、sample、way等词来释义④,也认可“模式”有“范式”、“样式”、“方式”等义。模式这个词的指涉范围很广,它标示着事物之间具有某种隐藏的规律性的关联,只要相类似的事物不断复现,就可能存在相应的模式。综上所述,所谓“创作模式”,是指在众多相近而具体的作品创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显示着类型属性的创作形态或创作趋势。那么,西部散文的创作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已有的西部散文作品来看,其主要呈现了三种创作模式,即“游历-文化再现式”、“体验-生命感悟式”和“追寻-精神还乡式”。本文将结合西部散文作品着重分析第一种创作模式。 二 西部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游历-文化再现式”创作模式有着多方面的理
5、由。西部的历史在某种作用上说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是一部与迁徙、流离和抗争相伴而生的历史。以游牧民族而论,其生活就始终“在路上”,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而居的不断迁移,更何况大量的汉族移民涌入西部。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期曾向甘肃武威以西的广大地区大量移民,其对象“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说明当时的移民成分主要为内地的无业游民、刑事犯、政治犯及其家属,西汉以后的历代王朝基本沿袭了这一传统。而新疆的地方史将“在路上”的西部意象演绎得分外鲜明,有研究者做过这样的统计,以移民的类型而言,根据移民的人数、持续时间、涉及范围及其影响等维度,将西汉至晚清新
6、疆历史上的汉族移民分为官方组论西部散文的“游历—文化再现式”创作模式由的好帮手..提供,.织的移民、出于政治目的的移民、自发性的移民,以及由于其他形式如战争、商贸、宗教和掠夺买卖而导致的移民等四大类型。⑤建国前后,新疆也是移民的主要集散地,来自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省的难民、灾民、穷人纷纷到新疆讨生活。西部在历史上更留下了许多开拓者的足迹,如周穆王的西行,张骞、班超的出使西域,朱士行、法显、玄奘等名僧的西行求学取经,解忧、弘化、文成等汉、唐公主们分赴乌孙、吐谷浑和吐蕃联姻,以至近代林则徐流放新疆时的垦辟屯田和左宗棠的收复乌鲁木齐,无疑都为历史增添了开拓者西行的绝响。由此可见,“在路上”
7、其实是一个渊源深广的西部意象。 除了历史积淀的深度影响之外,西部散文传统的巨大存在对西部作家选择这种创作模式构成了较大的引力。这其中,国外探险者、科学家和传教士的西部考察,特别是辛亥革命前后国人的西部考察,对西部作家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尽管那些外国人怀着各自的目的来到西部,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也难免流露出某种轻薄,但他们的考察记录却较大规模地再现了西部特有的地理环境与人文图景,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20世纪初西部的某些生活模态与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