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6137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的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的现实意义 浅谈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的现实意义 文/聂国宝 摘要:自主性德育是在优化了的德育情境中,通过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与感悟,使其道德认识内化为德行,促进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符合社会规范,最终形成学生良好的德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主性;新课程改革;德育 一、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
2、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
3、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能够自主发展的人,教育重新走向生本,走向普遍道德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 二、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校不但要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获得,
4、而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素养的形成。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如果从幼儿园开始算起的话,到大学就要20年左右的时间,再加上读研究生,大致需要25年。人的一生有几个25年呢?“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如果没有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德育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还是一味地用控制、压制、管制、遏制的方式去理解德育,我们就在浪费学生的时间。现行的教育制度改革,归根到底是如何发展学生,如何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改革。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作为理想个体的形成与发展,它有两个互相制约、互相联结、互相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即价值
5、引导和自主构建。自主性德育正是基于学生的发展过程是自主的、能动的形成和构建的过程而进行的,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强加给他的道德信息,而是经过不断的甄别、判断、分析、综合,最后做出选择,使符合自身已有道德认识结构的信息纳入到道德系统之中,这是一个自主探究、自我认知的过程,是进行自主性德育模式构建的客观依据。 三、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理论。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上的一次创新和突破。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必须
6、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时俱进,自主性德育模式是在军校模式管理和班级自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模式。德育的目的是创造学生完满的人格和德行。给学生提供创造完满人格和德行的机会,创设实现人格完善和德行养成的情境和条件,是我们目前每个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自主性德育模式的构建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也是以此为目的的。学校的发展,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增强。 四、构建自主性德育模式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该如何做教师?该做什么样的教师?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和做出回答的问题。做了教师是不是就是合
7、格教师,就是胜任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做了教师之后,我们还面临如何获得提高、完善、发展的平台;如何实现自身教育思想的问题。自主性德育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德育,管理和德育实践模式,它的建立需要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学生等人员的共同参与,而不只是班主任的事,不只是学生的事。自主性德育模式除了为全体教师搭就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还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试验田”。其中包含了德育的方法论、系统论和实施原则,包含了科学评价体系和德育目标体系,包含了作为教师如何使教育成为有意义的
8、教育,如何使学生能够获得最佳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从而使我们的德育变得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另外,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身教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自主性德育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升华同样适用于教师自身,同样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使我们“三省吾身”,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双赢”。 (单位陕西省白河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