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ID:2375957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文中的“隐形人”——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王林林在语文教学实践老师中常常问学生:对四大名著中的有些篇章能不能记得清楚?大部分学生回答不能,却对电视剧印象深刻。究其原因,电视剧有画面,有声音,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而文字却相对抽象。同样道理,语文文本解读中,编者加入插图,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各学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形象思维仍然占一部分,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对象的清晰鲜明,生动有趣,便于记忆。”插图的运用可以弥补中学生抽象思维不足的缺点,把课文

2、中难以理解的文字,用插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会使内容更形象,更直观。然而,中学有部分教师在看图学文时,只重视对文字内容的处理,把与文字内容密不可分的插图轻描淡写,或者割裂了图文关系,造成张冠李戴的状况,这样就失去了插图的作用。中学课本中的插图,虽少而精,在讲解课文时,适时地把图插进去,做到图文并荗,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利用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需要教师的激发。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学生以视觉刺激,内容新颖、画面冗杂的图画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文言文《童趣》,里面附有一幅插图,笔者在教这篇课

3、文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让他们说出画上有哪些东西。学生会指出:里面有一个孩子拿根竹管,竹管里冒着烟雾,烟雾里有仙鹤在飞舞。老师很自然地设置问题:孩子拿着竹管干什么?在烟雾中飞舞的是仙鹤吗?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课文,教师再顺着这些问题点拨学生,学生便容易感知和理解课文。老师最后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夏夜睡在蚊帐里,你会把蚊子留在帐中,把蚊子想象成仙鹤在空中飞舞吗?解决这个问题后,学生既掌握了课文中心,同时也明白一个道理: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中学作文写作中有些是看图作文,看图就要培养学生

4、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在图画中看出点什么,以便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陈曾信认为: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提高观察力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一个物体时要注意观察顺序、主次、细节等。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课文中有大量关于紫藤萝的描写,并且文中有一幅紫藤萝的插图。在引导学生欣赏紫藤萝时,笔者会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让他们知道花是这样的。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找出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原来是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学生会恍然大悟。同时也学会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三、利用插图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表象,使学生学会审美,理解课文中心课文插图是

5、美术与语文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观看、欣赏到插图的意境美、情趣美、人物美、寓意美、想象美、哲理美、风俗美。例如《祝福》一文中,祥林嫂一出场便带给人心灵巨大的震撼,一股浓浓的悲楚感袭入人心。这主要得力于生动传神的肖像描写:“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得,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还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一段生动形象的全景白描后,再让学生对照欣赏教材前面的插图,必能在视觉上受到强烈的刺激,

6、同时也使学生产生思考:是谁导致了祥林嫂有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中心,对像祥林嫂一样的妇女也会给予深深的同情。四、插图具有拓展延伸的功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阅读和理解的需要而设置的,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课文相关的词语句段等语言信息的符号置换成线条表形的插图以后,原课文中的个性特质,典型特征以及原课文中的整体或局部的构思和立意,不仅没有消失,却更加直观可辨了。由言及形,由形致意,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他热衷功名,穷尽毕生的精力参加科举考试。虽屡

7、遭挫败,仍寄予厚望,直到五十四岁才考取秀才。中举后却发了疯。他怯懦麻木,迂腐无能,为人虚伪,但是作为文人,还是知书达理的。他是个受科举制度迫害的典型的文人形象。学生在欣赏到范进发疯的画面后,会思考范进考上功名理应是件高兴的事情,怎么会发疯?老师会给予点评,在特定的时代,科举制度对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中学课文中的插图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重视插图的作用,师生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魏景泗说到:“对插图里自然美景的欣赏,学生可以从亲身感受中产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