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

ID:2375732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_第1页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_第2页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_第3页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_第4页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导读:这是一篇关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论文,对正在写病毒和黏膜的毕业生有参考意义。(盘锦市双台子区动物卫生监督,辽盘锦124000)[中图分类号] S855[文献标识码] A[] 10031650(2015)07024201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本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牛的黏膜病.1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为单股RNA,有囊膜的病毒,直径508

2、0nm,呈圆形.本病毒能胎牛肾,睾丸,肺,皮肤,肌肉,鼻甲,气管及猪肾等细胞培养物中增殖传代,也适应于牛肾传代细胞系.BVDV株中有的能引起培养细胞形成空泡及死亡,有的毒株只能使培养细胞产生较少的见变化,感染细胞呈现正常状态.病毒主要分布血液,,脾,骨髓,肠淋结,妊娠母畜的胎盘等组织及呼吸道,眼鼻的分泌物中.本病毒对乙醚,氯仿,胰酶等敏感,pH为3以下易被破坏,50℃氯化镁中不稳定,56℃很快被灭活,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70℃存活多年.流行病学:本病感染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鹿及袋鼠,家兔

3、人工感染.种年龄的牛对本病毒均易感,以618月龄者居多.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毒.今年来自欧美一些国家猪的感染率很高,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呈亚临床感染.康复牛带毒6个月.直接或间接接触都传播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通过胎盘感染.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年都发生,但多见于冬末和春季.新疫区急性病例多,不论是放牧还是舍饲,大都感染发病,发病率不高,约为5%,病死率为90%100%,老疫区则急性病例很少,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低,而隐性感染率50%以上.

4、本病也常见于肉牛群中,关闭饲养的牛群发病时往往呈暴发.发病机理:病毒的感染过程中,病毒首先侵入牛的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中进行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再经血液和淋管进入淋组织.再不给初乳的犊牛实验感染中,出现循环系统中的淋细胞坏死,继而脾脏,集合淋结等淋组织损害等特征.由于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而形成糜烂也是本病的特征.2临床症状潜伏期714天,人工感染时为23天.临床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2。1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达到42℃,持续47天,有的发生第二次体温升高.随着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

5、,持续16天.继而又有白细胞微量增多,有的发生第二次白细胞减少.病牛出现厌食症状,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23天内能有鼻镜及口腔黏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通常口内损害后开始水泻,以后带有粘液和血.有些病牛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从而导致跛行.急性病例恢复的少见,通常死于发病后12周,少数病例病程拖延至1个月.2。2慢性行病牛发热症状不明显,但体温能有高于正常的波动.最引人注意的临床症状是鼻镜上的糜烂,此种糜烂全鼻镜上连成病毒和黏膜论文提纲模式一片.眼常有浆液性的分泌物.口腔内很少有糜烂

6、,但门齿齿龈通常发红.由于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而致的跛行是最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皮肤成为皮屑状,百分七十以上的病牛,死于26个月内,也有些病牛一年后病死.母牛妊娠期感染本病时常发生流产,即使产下犊牛,也存先天性缺陷.最常见的缺陷是脑发育不全.患病犊牛能只呈现轻度共济失调或完全缺乏协调和站立的能力,有的能盲目.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消化道和淋组织.鼻镜,鼻孔黏膜,齿龈,上颚,有糜烂及溃疡现象.特征性损伤是食道粘膜糜烂,形成本篇原创出处:shuoshilunl一次静脉注射.重症配合强心,补糖及维生素

7、C等.也用菌特灵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或静脉注射.乌梅20g柿蒂20g山植炭30g诃子肉20g黄连20g姜黄15g茵陈15g煎汤去渣,分2次灌服.预防,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弱毒疫苗适量.皮下注射,成年牛注射1次,犊牛2月龄适量注射1次,成年时再注射1次.平时预防要加强口岸检疫,防止引入带毒牛,羊和猪.国内本篇关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选题进行牛只调拨或交易时,要加强检疫,防止本病的扩大或蔓延.国外主要采用淘汰持续感染动物和疫苗接种进行预防,但活疫苗不稳定,且能引起胎儿感

8、染,诱发免疫抑制,灭活苗对妊娠母牛安全,通常需要多次免疫.近年来,猪对本病的感染率日趋上升,增加了猪作为本病传染源的重要性,而且由于本病毒与猪瘟病毒分类上为瘟病毒属,有共的抗原关系,使猪瘟的预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此,本病的预防计划中对猪的检疫也不最新病毒院校论文写作技巧分享2854397容忽视.一旦发生本病,对病牛要隔离治疗或急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