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ID:2374973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_第1页
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_第2页
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_第3页
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_第4页
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比较复杂,与正常人群相比,习惯性流产夫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率明显升离1。以往认为染色体异态性只是染色体形态结构的变异,不引起临床症状或疾病。近年染色体异态性引起自然流产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21。本文对连续自然流产3次以上的47对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积累有益的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于本院优生优育专科门诊。年龄25~40岁,平均29.6岁。流产次数3~7次,平均42次。所有病例均无正常足月分娩史,其中妊娠<12周

2、流产者34例,另13例为妊娠<12周、妊娠>12~<28周流产兼有者。由专科医生排除男女双方生殖系的器质性病变及内分泌疾病,患者表型及智力均正常。  1.2方法  由我院产前诊断实验室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并进行G显带,每例计数30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中3~5个进行核型分析。核型异常者按照人类染色体命名的国际体制(IS)1978年确定异常类型,对染色体异态性辅以C显带,以显示其着丝粒及长臂变异情况。  2结果  47对习惯性流产夫妇中,染色体变异中平衡易位1例,占收检人数的1.06%;9

3、号染色体臂间倒位4例,占受检人数的426%;Y染色体变异4例,占受检人数的426%,见表1。见图1~4。  的频率在欧美为0.25%,我国为0.47%。而有反复流产史染色体异常率比一般群体高12倍。1982年郑增淳综述习惯性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异常率最低为1%,最高为12.5%,平均为4.9%1?本组资料染色体异常率平均为9.6%(9/47对)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在9例染色体异常中男性5例,女性4例。有学者认为男性正常的精子比异常精子优先受精,而女性的卵子则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因而染色体异常发生在女性的机率多于男性。但本文资料

4、显示: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男女双方的核型分析均不可忽视。  染色体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4。自然流产,主要由胚胎染色体异常所造成,这已被事实所肯定。尽管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致畸因素作用下发生新的畸变,但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异常仍被认为是在自然流产的夫妇中染色体易位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可达510%。多数学者认为平衡易位因为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其个体表型是正常的,但可以遗传,对子代的影响随其异常类型而有别。根据遗传学规律,在减数分裂中可产生正常和异常的配子,当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正常、平衡易位、部分三体、部分

5、单体4种类型的合子,后3种合子由于基因量的严重失衡,可导致不育、反复流产、死胎或生育染色体异常后代。本组检出9例异常核型,其中只有1例为平衡易位,与文献报道有差舁1]。可能与检测人群的选择、显带技术、地域及理化环境有关。  本组检出4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倒位携带者亦无遗传物质的丢失,但在配子形成的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倒位染色体和正常同源染色体有可能在倒位片段内发生同源配对和交换,可形成4种配子:一种为正常,一种为倒位,二种为部分重复和缺失。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大部分的受精卵发育为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从而导致自然

6、流产。一般认为,臂间倒位片段的长短关系到子代胚胎的存活。倒位片段越长,则该片段内配对交换的机会越多。但由于非倒位片段比较短,重复或缺失较少,因此,对子代生存的危害不会太大。相反,倒位片段越短,则配对交换的机会越少,一般不会形成新的组合,但是,一旦发生了配对和交换,因非倒位片段较长,交换后重复或缺失的部分较多,将会导致胚胎死亡。另外,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虽然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由于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位置效应。此外,断裂点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及断裂点的周围发生细微丢失,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遗传效应。因此,根

7、据遗传规律,倒位有1/4机率生育正常儿,但其遗传效应主要决定于重复,缺失片段的长短以及其所含基因的致死效应:3。从本组4例临床情况均是多次流产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来看,应着重考虑后种可能。  人类细胞中表现明显多态性的染色体和区段主要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和短臂,第1、9、16号染色体的次缢痕以及Y染色体长臂。在一般人群中,这些变异的总频率达2%,是异染色质重复、缺失或臂间倒位的结果。本文47对习惯性流产夫妇中检出率8.51%(4/47)明显高于正常变异范围。由此推测,大Y及Yp+与习惯性流产存在某种未知的联系。有关资料

8、指出,大Y染色体来自Y异染色质中的DNA过多的重复,异染色质的增加可能引起了分裂期染色体不分离,形成非整倍体。染色体多态性与自然流产存在的关联,仍有待今后积累更多的资料,以利研究。  根据本资料的报道,习惯性流产除了与染色体畸变有关外,与染色体异态性也有关联。因此对于习惯性流产夫妇进行染色体研究是非常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