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4494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居家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居家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简析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1006-0278(2015)11-003-01 一、居家养老、“时间银行”内涵界定 “时间银行”储蓄循环养老模式可以在这一现行居家养老模式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简单来讲,“时间银行”是发挥较为年轻的老年人的力量(平均40多到60多岁),为社区的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所积累的志愿时间在自己年迈的时候可以换取新一代低龄老人的志愿帮扶,这样就形成了低龄助高龄的养老模式,并且运转成功可以帮助社区形成一套循环养老的模式。 二、“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 笔者有幸参与了苏州市狮山社
2、区“时间银行”项目,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的运作方式。 首先,“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建立了覆盖整个社区的网站,结合当下科技的发展潮流,从信息化方面入手进行各种信息录入及保存,这样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信息分享的便捷性,志愿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个人账户中有多少时间币和积分,(时间币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时间,通过在银行储蓄时间来获取,积分和时间币是同步的,都是服务时间的一个累积,我们采取双轨制,即享受志愿服务的需扣除一定的时间币,享受积分兑换的需扣除一定的积分)也将自己做过的志愿服务有一个完整永久性的保存。 其次,会有
3、一位管理员对网站中未审核的志愿服务进行审核,主要评估其志愿服务和时间的真实性、质量,如果属实则通过,不属实则通知志愿者,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然后,我们为这些低龄老人志愿者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和小组、社区活动,帮助其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其积极性,让她们能够更好的为社区高龄老人进行服务,这也从一方面提升高龄老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帮助高龄老人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帮扶,能够安享晚年。 最后我们也需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进入“时间银行”循环养老这个大家庭,将来这批无私奉献的低龄老人可以得到下一批人的志愿照顾,这个模式可以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形
4、成社区居家养老的成熟运作模式。 三、“时间银行”循环互助养老的优势与困境 上文笔者简单介绍了一下曾参与过的“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但是该模式运作起来并没有那样简单,需要长时间的认真维护,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境。 首先,外来社会组织进入社区,需要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而社区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可能并不能给予很多的帮助,这样一来大大减缓了该项目的推进过程。 其次,虽然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但低龄老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并不熟练,由于年龄偏大,大多数人学习能力减弱,信息化的网站录入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然后,现今社会民众风险意识
5、普遍较强,大部分高龄老人并不愿意让这些低龄老人进入自己家中提供服务,一方面担心会有人身、财产伤害,另一方面双方陌生感强,刚开始帮扶时难免会感到不适;还有些高龄老人自我独立能力较强,他们虽年事已高却不愿给他人增加负担,不愿接受志愿帮扶。 而且,如今社会年轻人为了生活日夜奔波,加之邻里互助约束力减弱,鲜有年轻人愿意持续投入到公益性活动中。吸引新的志愿者从事志愿帮扶活动不甚容易,这样如今奉献的志愿者老人无法确保自己在年老以后仍然可以获得帮助,这也是“时间银行”的一大弊端――循环周期长,单纯靠短时间的项目运作很难保证它可以长期运行。 当然
6、,它的出现必定有它的优势和可操作的环境。 它充分满足了当今社会的养老需求,大部分老年人仍希望在家养老,机构养老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老年人进入另一陌生环境,他的娱乐活动、朋辈群体都不复存在,难免会感到孤独和闷闷不乐。而空巢家庭与日俱增,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减弱。面对此现状,“时间银行”互助循环养老就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一方面,它能够保证老年人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周围的关系结构无需重建,老年人生活在一个正常熟悉的社区中,仍是一种自由的家庭式生活,同时可以得到周围邻居的志愿帮扶,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另一方面,这批低龄老人处于退休却精力充沛
7、的阶段,他们有时间精力提供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也为那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奉献自我、实现老年价值的机会,大部分人也很开心自己的老年光景仍然可以发光发热,同时他们奉献于这一养老模式,也将得益于该模式,为自己以后的居家养老生活做铺垫。 于社区而言,“时间银行”循环养老模式可以形成一支富有爱心的志愿者队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便捷管理,这也是社区文化营造,一旦成功,该社区将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利于构建和谐社区。 于政府而言,该养老模式依托社区,发挥居民各自的能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且能够弥补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的不足,社
8、会将更加稳定更加和谐。 四、“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发展建议 “时间银行”循环互助养老关键在于互助和循环,国家须大力弘扬互助互爱的精神,营造邻里互助的文化氛围,将这种思想根植在民众脑海中,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法。谈到循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