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30562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摘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体系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1674-4810(2015)31-0140-02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出现的新型高等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或基层培养一线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人才。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有相当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从自身特点出发,仍沿用学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体系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和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型人才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层次性 高等学校培养
3、的应用型人才从高到低可分为四个层次:专业博士、专业硕士、本科、专科,分别对应技术研发创新、技术研究与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操作等工作职能。 2.专业性 应用型人才既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又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成为高素质(或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执业医师、中小学教师等。 3.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专业知
4、识面较广,突出表现在工作方面上手快、实践能力强、应用能力强。 4.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标准 重实践、重应用、重一线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能力上:(1)工程实践能力强,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2)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强;(3)实践创新能力强。 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既相对独立又融会贯通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阶段我国的本科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以
5、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导的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宽厚而系统的理论功底。而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则要求学生理论基础扎实,既能满足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和操作的需要,又能满足专业应用理论学习的需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对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是必需的,但与学术型本科高等学校的要求又是不同的。它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理论教学的设计应以必需和适用为度,强调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把应用性放在重要位置,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注意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结构和实际应用的统一,处理好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与岗位需求多变性的关系; 不断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掌握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了解不断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培养适应能力强、应用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具有专业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研究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这些能力的培养途径,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借助社会资源,利用社
7、会力量。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应把握各专业实践教学不同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等)的目的,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组织有特色的教学形式,并且要注意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切实抓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注意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用化、一体化和特色化。(1)实践教学实用化。围绕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适当减少验证性和重复性实验,增加应用性实验和实训的比例等,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强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