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

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

ID:2372880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_第1页
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_第2页
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_第3页
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_第4页
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融古今意蕴绘万里河山——探析何海霞的绘画艺术【摘要】何海霞的绘画艺术民族气息浓郁,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面貌,其独具匠心的金笔画法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貌和高远境界,真正形成了何派山水。本文以何海霞的艺术人生为主线,探析其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绘画艺术。【关键词】何海霞;绘画;艺术传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画坛可谓异彩纷呈,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近现代绘画史上最有影响力和最具有地域特色的画派——“长安画派”,这一画派的开创者便是何海霞和石鲁、赵望云。他们关注生活,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其艺术思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三人也因此被称为“长安三杰”。其中一代大师

2、何海霞离开我们已有十多个春秋了,但他毕生不遗余力追求艺术的精神和对中国画发展作出的贡献将永远的光启后人。一、从传统走来铸深厚功底清光绪三十四年阴历九月十三日(1908年10月7日),在北京复兴门的一个满族家庭诞生了一位男婴,这就是后来誉满天下的大画家何海霞。何家原属旗人赫舍里氏姓,后改汉姓为何。何海霞乳名福海,名登瀛,多年后,因父母无女,在他14岁那年父母为其改名海霞。童年的何海霞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很早就开始学习书法,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他还跟随北京画家韩公典学习国画。何海霞学习画画的地方是古董、文房、字画久负盛名的琉璃厂。在琉璃厂他有幸见识了大量古代字画

3、真迹,真迹的见识不但拓展了视野,更大大影响了何海霞。从小对书画喜爱的他此后便如痴如醉的开始练习见到的中国各朝代的古画,在练习的同时还学习如何装裱中国画。这一时期的学习为何海霞后来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得何海霞开始具备了鉴定方面的基础知识。在何海霞16岁那年,他的作品入选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在作品入选的同时,迎来了何海霞艺术人生的一个新的机遇,他正式拜当时画坛领袖周肇祥、金城为师。何海霞早期的绘画基本以传统画为主,分为山水和界画两个方面。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扎实的书画功底使得何海霞的字画无不古意盎然,境界悠远,画面的表现无不与古人完美契合。

4、观摩他的《寒林楼观》和《仿巨然山水》等画,其坚实的绘画功底使其一些临本常被认为是古代某名家的手笔。二、拜师“大风堂”声誉满塘沽1935年春天,在北京的虎坊桥春华楼何海霞拜张大千为师,从此他成为“大风堂”的正式弟子。拜张大千为师是何海霞一生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深远的影响了他的一生。何海霞能和张大千先生认识还要从他创作的一幅画说起。1931年,何海霞创作了一幅《饷鸟图》,此后,该作品参加了中国画学研究会的第九次展览,作品展出后得到了张大千先生的高度评价。此后,何海霞便顺利的拜张大千为师。跟随张大千学画期间,张大千在文人画方面的成就对何海霞有深远的

5、影响,此后,何海霞便开始在书画之外的诗词、题跋、钤章等方面刻苦钻研,并有了很大的提高。1936年1月,何海霞与张大千、萧谦中、胡佩衡、溥儒等大家在天津举办联合画展,这一展览轰动了当时的塘沽。1937年,张大千移居颐和园,何海霞常往请教,张大千功力扎实,底蕴深厚,画风洒脱,这一切都给了何海霞很大影响。这一时期何海霞画了大量的亭台楼阁、园林建筑、湖光山色,也突破了界画用尺子画线的绳规,凭借扎实的功底使画面更加超脱灵动。在张大千先生的引见下何海霞也认识了当时画界的大师齐白石、徐悲鸿、叶浅予等人。这一时期的经历对何海霞以后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三、访

6、三秦大地开长安画派1956年,经石鲁、赵望云的介绍何海霞正式加入了西安美术家协会(现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正式入会是何海霞艺术道路的第二大重要转折。在此期间他和石鲁、赵望云等人深入生活,走遍三秦大地,大量写生创作,互相学习,研究探讨艺术。这一时期他还与美协会员一起赴华山、秦岭、宝成铁路、陕北等地深入生活,写生采风。何海霞以饱满热烈的笔触创作出了《西坡烟雨》《宝成铁路》《驯服黄河》《锦绣山谷图》等重要作品。这一时期的创作绘画决定了他的晚年变法的成功与否。写生中何海霞从赵望云那里学到了中国画的艺术积累和艺术创作,从石鲁先生那里学到了中国画浪漫夸张的艺术表现。

7、艺术实践使何海霞开始逐渐认识到传统与生活的重要关系,这也促使他开始逐步的转型到生活创作的重要时期。1962年,《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实习作展》在南京、上海等地巡回展览,由于展览的作品有着相似的群体画风,表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且个人特色明显,创新意识强烈,展览轰动了当时的中国画坛。团体展出的艺术家们共同提出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号召,这样的创作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展览后大家把此次展览的群体誉为“长安画派”。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崭新创作理念的画派——“长安画派”由此产生。展览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何海霞、石鲁、赵望云也被誉为“长安三杰

8、”。从此“长安画派”以独特的面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立足于画坛。长安画派共同的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