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

ID:23726699

大小:6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10

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_第4页
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吴立文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一、研究缘起美术的功能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的。写生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写生教学对美术功能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写生教学还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以再现代替表现,二是以风格代替表现。前者注重了结果的再现,采用“千入一面”的唯一评价标准,后者是为了结果的多样而采用了“填鸭式”的表现手法灌输。以上两种方式都注重结果,忽视了写生教学主体——学生——感受和理解的过程。而缺失过程的写生只会让学生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缺乏自我与个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

2、认为可以从主观感受式的写生过程人手,让学生自觉地去关注、感受、分析物象,在对物象的主观感受中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表现方式。二、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1.两个概念的界定(1)主观感受:主观,是指人的自我意识,与“客观”相对;感受,是指人在接触事物后所受到的影响及产生的体会。本研究中的主观感受,是指不同的学生在观察、感受、分析物象之后的带有自我价值取向的信息输出,呈现在画面上的形象并非眼前的客观物象,而具有强烈的表现主观意识的特征。(2)主观写生: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儿童带着主观的感受,去观察生活中的客观实物,感知物体的形体、材质等,强化儿童的内心体验,以主观的取舍和概括,

3、加上特有的情感和用笔、用线方式,表达对物体的感受。在主观写生教学中,写生就是创作,两者不是递进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然是创作,就应该根据形式美的规律自由构图、自由处理画面、自由添加删减,形成个性化的表现结果。2.研究假设从浩瀚的美术史册中翻看艺术家的成名历程,特别是现代艺术家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世界级的艺术家,比如大家熟悉的毕加索、达利、康定斯基等人,他们的早期作品往往是一般人“看得懂”的。而当他们在洞悉了美术造型元素的奥秘之后,不甘心于故步自封,才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如果再将时间往前推,是否能够想象得出他们幼儿时代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的?或许

4、,应该还是“看不懂”的儿童画吧!如果将这三个阶段用图表呈现,如表1:因此可以假设:如果在小学生中套用艺术家的主观知觉表现方法来建构美术元素,那么,将对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对美术对象的个性化再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结合《苦瓜写生》一课的教学,介绍一下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策略。三、研究案例(一)静物预设,为主观感受创设条件在具体的写生教学中,教师往往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在静物选择上有很强的随意性,顺手拿到什么就画什么,缺乏系统性,更没有认真思考所选静物对学生观察、体验、表现是否合适。而以线条为最主要造型手段的线描写生,则需要事先

5、预设有“线”可“寻”的静物。在此前提下,主观感受性的比较、分析和表现才能渐次展开。1.寻找“线感”静物自然界物体具有体面关系和纹理变化,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线”。静物摆在学生面前,需要提供内容让他们可以去发现,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静物时考虑“线感”,避免“光溜溜”。何谓“线感”?就是表面上有线条纹理或因结构复杂而形成具有疏密、明暗变化等具有形式美感的组合。比如毛线团就比乒乓球有线感,老人就比少女好画,等等。作为刚入门的学生,选择苦瓜作为主观感受的线描写生对象是最适合的,因为苦瓜表面有各种起伏的颗粒状纹理,便于学生寻找和发现线条的所在,重复出现的纹理线有利于他们整体分析

6、、概括、梳理对明暗、疏密、节奏、韵律的感受。在其他写生静物的预设时,线感也可以人为地通过组合物体来营造,如在各类光面罐子静物后面放一块条纹布,整体上形成黑白灰变化的节奏和韵律感。2.创设“形式”静物在分析了开展研究之前的苦瓜写生作品之后,笔者发现存在如下几个共性的问题:一是苦瓜在画面中位置“跑偏”,造成构图不均衡;二是苦瓜摆放过于水平或垂直,造成画面呆板;三是苦瓜画得要么偏小造成画面空旷,要么偏大造成拥挤闭塞感。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学生未能理解画面的“边界”与对象之间的形式关系导致的。而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讲授这些知识是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因此,

7、如何利用一些辅助性的手段,将形式构图方面的知识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是很值得教师好好研究的。为此,笔者在苦瓜下面垫铺一张白纸,一是为了强化明暗关系,二是衬托苦瓜与“边界”之间的大小关系。又根据形式构成的需要,在摆放苦瓜时,将其与纸张的边沿形成一定角度,以避免画面中的苦瓜出现垂直或水平的问题,使构图更具变化,从而增强形式美感(图1、图2)。通过这些手段,无需语言的介入,学生在观察表现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苦瓜与纸张“边界”之间的关系。除了苦瓜的写生教学外,针对不同的静物会有相应的“形式”摆放,比如毛芋(图3、图4),可待其在潮湿的地方先出芽带根后再画,这会使本来黑乎乎的

8、毛芋更容易使学生发现黑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