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汉沽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问题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沽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问题的探讨
2、第1 天津市汉沽区在天津市范围内属水资源贫乏区。目前,全区工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赖于开采地下水,城区生活用水为引滦水和地下水,全区唯一过境的河流——蓟运河,因近十几年污染严重,已不能用于工农业生产。因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汉沽区地面沉降严重,地下水环境恶化。引滦入汉后虽然有所控制,但如果不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汉沽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当代人群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保
3、证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1 汉沽区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汉沽区水利建设自60年代初期开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的防洪、防潮、灌溉、除涝及节水、蓄水工程,为汉沽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已成为汉沽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各方面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而水资源无论是水量还是水质,都存在不少问题,难以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1.1 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汉沽区的工农业生产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城区生活用水则主要由引滦水供给。地表水主要是蓟运河上游过境客水和本境天然降雨。由于年际降雨量不
4、均,过境客水来量增多一般也在汛期的6~9月,因防汛加之蓄水工程储量有限,使有限的淡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水弃流入海。据测算,按该区近几年人口及经济增长要求,若遇中等干旱年,全区缺水6000万m3;特殊干旱年,全区缺水9500万m3。1.2 水体污染加剧蓟运河水量是汉沽区唯一的地表水,由于上游沿河区县及本区沿河企业排放工业及生活污废水,造成蓟运河水污染,加之蓟运河防潮闸漏水严重,遇干旱季节,水咸河脏,更是无法利用。地下水的盲目开采使有些区域咸水底板因打井而被打穿,咸水层流入淡水层,造成地下淡水含盐量有所增高。加之化学工业生产区机井密度较高,有害物
5、质污染了该区域三、四含水层。1.3 地下水过量开采由于引滦水量仅满足城区生活用水,工业及农业生产用水只有靠开采地下水,以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出水量明显减少。如在1999年2000hm2玫瑰香葡萄生长期间抽地下水进行灌溉时,有些机井只喷气不出水,水源枯竭。茶淀乡留庄村、大田镇下坞村原来均为地下富水区,1999年上述两村也出现了机井开机不出水的现象,影响了生产及村民生活用水;通过再次更新机井,机井深度比原井深230m才解决了用水问题。1.4 用水不科学,水源浪费严重有些乡镇群众节水观念不强,用水不科学、不合理,浪费十分
6、严重如机井出水后,水不是灌入防渗渠道,而是灌入没有防渗措施的深渠,渠道水量损失达50%~60%。城区生活用水跑、冒、滴、漏及浪费现象很突出。目前,集体或个人开办澡堂、浴室增多,用水浪费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万元产值耗水量没有科学合理的定额,造成水的浪费。化工行业重复利用率仅达到72%,造纸行业达到41%,如不含冷却循环用水,重复利用率将下降15~20个百分点。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建议根据汉沽区水资源现状和国民经济及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2.1 加强水资源管
7、理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应从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利益出发,制定相互协调的管理规划,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到生存环境要求和未来经济发展中来考虑,纳入政府工程日程。除了考虑水量的变化外,还要考虑水质、水环境保护问题,做到水量、水质并重,供需协调,依法管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一个有权威的管理机构,形成一个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实施全过程动态调控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制定中长期水供求总体规划。2.2 科学合理用水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娱乐、餐饮洗浴等各领域都必须减
8、少水资源的占用与消耗,耗水量大的重复性经营项目要取消,并在各领域针对效益情况提出计划用水指标。采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等措施,减少引水、输水和灌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单方水量的生产效益。推行节水技术,尤其是农业,根据农作物最佳生长状态的需水规律及其不同生产期对水的要求,进行适时、适量地灌溉。要制定奖励政策,调动各行业节水的积极性。要在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动员各专业、各部门或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协作攻关,研究并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推动节水工作。2.3 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提高公众对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9、,要制定并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加强对城乡工业排污管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并加大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