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的栽培价值

藏红花的栽培价值

ID:23716853

大小:239.6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0

藏红花的栽培价值_第1页
藏红花的栽培价值_第2页
藏红花的栽培价值_第3页
藏红花的栽培价值_第4页
藏红花的栽培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藏红花的栽培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阿散井的看法师大番红花(学名:Crocussativus)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是西南亚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中文名称:番红花外文名称:Saffron别称:西红花、藏红花二名法:Crocussativus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百合目科:鸢尾

2、科属:番红花属拉丁学名:Crocussativus目录简介1.地理分布2.生长习性3.生理特征历史考证民间传说文化喻义1.栽培技术主要用途1.成分2.用途3.制药用途4.功能主治5.药理作用6.药方选录7.医学作用鉴别测定1.性状鉴别2.显微鉴别阿散井的看法师大1.理化鉴别2.真伪识别3.品质标志4.化学成份种植方法1.第一段种植2.第二段培养3.季节栽培营养知识简介1.地理分布2.生长习性3.生理特征历史考证民间传说文化喻义1.栽培技术主要用途1.成分2.用途3.制药用途4.功能主治5.药理作用6.药方选录7.医学作用鉴别测定1.性状鉴别2.显微鉴别3.理化鉴别

3、4.真伪识别阿散井的看法师大1.品质标志2.化学成份种植方法1.第一段种植2.第二段培养3.季节栽培营养知识展开简介  番红花-原植物(图2)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长15-20厘米,宽2-3毫米,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直径2.5-3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内、外轮花被裂片皆为倒卵形,顶端钝,长4-5厘米;雄蕊直立,长2.5厘米,花药黄色,顶端尖,略弯曲;花柱橙红色,长约4厘米,上部3分枝,分枝弯曲而下垂

4、,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较雄蕊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花柱及柱头供药用,即藏红花。  阿散井的看法师大番红花-原植物(图3)完整的柱头呈线形,先端较宽大,向下渐细呈尾状,先端边缘具不整齐的齿状,下端为残留的黄色花枝。长约2.5cm,直径约1.5mm。紫红色或暗红棕色,微有光泽。体轻,质松软,干燥后质脆易断。将柱头投入水中则膨胀,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以身长,色紫红,滋润而有光泽,黄色花柱少,味辛凉者为佳。地理分布  番红花-原植物(图

5、4)原产欧洲南部,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一般认为番红花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和伊朗。在伊朗和克什米尔有栽种,并认为由蒙古远征军传入中国。曾记载于中国的《本草纲目》(1552—1578)。早期主要栽培中心是西利西亚和小亚细亚。约961年阿拉伯人将其栽种于西班牙。10世纪一本英格兰医书中有记载。后来在西欧消失,直至十字军又将其重新引入,在许多时期,番红花贵于同重量的黄金,今天仍是世界上最贵重的香料。现主要种植于西班牙、法国、西西里岛、意大利亚平宁山脉以及伊朗和克什米尔。生长习性  阿散井的看法师大番红花-原植物(图5)为秋植球根花卉,番红花原产欧洲南部。喜冷凉湿润和半

6、阴环境,较耐寒,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球茎夏季休眠,秋季发根、萌叶。10月下旬开花,花朵日开夜闭。生理特征  番红花  多年生草本。鳞茎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径0.5~10cm,外被褐色膜质鳞叶。自鳞茎生出2~14株丛,每丛有叶2~13片,基部为3~5片广阔鳞片乌黑叶线形,长15~35cm,宽2~4mm,边缘反卷,具细毛。花顶生;花被片6,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细管状;雄蕊3,花药基部箭形;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黄色,柱头3,膨大呈漏斗状,伸出花被筒外而下垂,深红色。蒴果长圆形,具三钝棱。种子多数,球形。花期10~11月。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引

7、种栽培。历史考证  番红花之名,始见于《本草品汇精要》,但它的实际运用历史,远远比这时期早得多,国外远在公元前五世纪克什米尔的古文献中就有记载。在中国《本草纲目》列入草部湿草类。译名"泊夫蓝"、"撒法郎",为本品英文名之译音。李时珍谓:"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按张华《博物志》言,张骞得红蓝花种于西域,则此即一种,或方域地气稍有异耳"。《本草纲目》将:“红蓝花”、“番红花”列为两种药收载,但观其附图均极似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niusL.。在当时情况下,未能将两种红花的来源弄清,至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到:“出西

8、藏,形如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