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ID:2371656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_第1页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_第2页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_第3页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_第4页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李子维在复杂、多变的竞争中,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的素质竞争。而人的素质既为遗传的、先天的自然因素所决定,也为非自然的即社会环境所决定,而后者对人的影响则取决于素质教育。一、素质及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件重大的事情,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21世纪的未来,这一问题,已逐渐引起教育界、理论界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尽快达到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给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

2、良影响。那么,对素质教育认识的难度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和把握“素质”一词。把“素质”一词搞清楚了,素质教育涵义便迎刃而解。就目前的理论界来看,对素质涵义界定阐述不下十几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从“素质”一词的本意出发,它是指事物原来或原有的本质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素质就是指人通过遗传得到的全部先天身体状况即人的一切自然条件或属性,以此来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了对人的身体自然状况的培养和教育。这样的结论显然不甚适宜。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概念的内涵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许多概念的内涵都

3、在不断地被修正和充实,素质概念也应如此。人的属性除了自然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考察素质及素质教育问题必须要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人的本质属性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人一方面能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还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即形成一种平等或平衡的关系状态。因此,素质的内涵就应有人在认识和处理这两种关系过程中表现出的才智、能力和水平之义。如果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的状态好、水平高,就意味着他的素质高,因而就能促进表现

4、人的本质的两种关系的完善和发展,否则,就会破坏这两种关系或使其停滞、僵化。那么,人的知识、能力、觉悟从何而来呢,只有通过社会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所以,素质教育从目标和模式上讲就是使人的本质属性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高尚的教育。研究“素质”及教育问题除了要从人的本质属性这个角度考察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前面所谈素质教育里的素质,言其内涵在不断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实践要求的结果。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已不再是只知道A

5、、B、C、D的片面型人才,它所要求的应是贤才、通才和全才。这样的人才在应试教育下很难产生。因此,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育思想,采用新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对各类新型人才的需求。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素质的涵义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劳动者必备要素的质量。而素质教育就对劳动者必备要素质量提高的教育。除了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涵义要准确界定外,还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认识。素质教育质的规定性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所需劳动者必备的各方面的要素都是什么的问题。从一般情况看,这些要素应包括:政治方面、思想方面、体质方面、道德方

6、面、科学知识方面、心理方面和文化艺术方面。当然这里也应包括专业技术素质。素质教育量的规定性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必备要素应全面完备、没有缺陷。素质就一定会受到影响,即综合素质就会降低,这样的素质若在实践中发挥就会受限。另一方面就是在各要素齐全或相等的情况下水平、程度方面的问题。因为在同质的前提下量的差别不但存在而且有时差别很大。在各必备要素相同的前提下,谁的水平程度高,谁的素质就好,谁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谁就能在社会实践中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我们现在提出并欲以实行的素质教育,

7、尽管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完全对立和水火不相容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在一定的特殊历史阶段的教育模式,是为满足当时社会对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需要多方位、多层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当时条件下是必要的、“合理”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越来越需要的是各方面基础都较为雄厚,各方面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在应试教育下很难大量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切工作围绕考试来

8、进行。这样的教育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具体表现为初中教学围绕着中考的指挥棒转,高中教学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即便是小学无论家长、教师还是学生,也都围绕考分转。都在为将来能升入好初中、好高中,最终能升入大学作准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考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