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

ID:23709235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_第1页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_第2页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_第3页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_第4页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舆论监督是否需要法律“特权”:从主体身份归位看媒体的权利

2、第1 内容摘要新闻媒体是社会公众的喉舌,其天职就是对社会上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评述,通过舆论监督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现实情况下,由于对政府的依附,使中国新闻的媒体一方面对权力机关的舆论监督处于一种尴尬的被动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使新闻媒体经常产生身份错位,在采访活动中代替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并以政府“代表”的形象出现在普通百姓面前,遭到公众的非议,频频引发侵权诉讼。许多新闻从业人员不熟悉如何在法律环境下从事舆论监督操作,承受着来自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的双重压力,对舆论监督产

3、生了畏难情绪,于是主张以立法形式给予“新闻媒体更多的特权”以保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正常运行。本文试从研究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身份出发,对其法律关系中一般主体的地位予以确认,继而阐述这样的观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来自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并不需要法律赋予(而权力则需要授权)。新闻媒体本身不具有权(力)机关的职能,不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更不能借立法活动获取某种特权。新闻媒体的权利应通过增加公权力的义务来维护,也须通过明确公众的权利来限制。中国的新闻法制建设工作还相当艰巨、漫长,当务之急,须让新闻媒体对自己在舆论监督中的身份进行归

4、位,并借鉴国际上的新闻法成果,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为我国新闻的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唯此才能为中国的新闻立法工作铺平道路。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立法特权权利一、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角色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舆论监督”的新概念,并明确表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现在,新闻舆论监督已被归入我国六大监督体系中,与“党内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一同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实情况下,新闻媒体在作为公众的一份子代替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同时,又以另外一种角色出现――掌握众多优势资源

5、,具有垄断地位,行政关系上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特殊机构”。这种特殊性虽然使新闻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一些超越于普通百姓和其它社会机构的“权力”,另一方面却由于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无法对上级机关行使舆论监督权,并引发了新闻媒体的一系列疑惑和尴尬:首先,记者的采访权到底是民事权利还是具有行政性质的权力?《检察日报》2000年举行的一次“新闻与法”研讨会上,就有人提出,中国的新闻媒体的采访权“不纯粹是一种民事权利,而且具有行政权力的性质,因为报道与否不是由记者的意愿决定,不是记者依照自己的合意决定是否行使的民事权利,而是其职责所在。”⑴这种观点被中国的新闻业界普遍认同,实际上许多记者正是认为自己

6、拥有这种“权力”,因而在报道中习惯于对被采访对象穷追不舍、刨根问底,对方如不合作,就给予“曝光”,而结果却是引来众多侵权诉讼和社会非议。其次,记者在采访时遭受人身伤害、恐吓应如何处理?一些人撰文提出应对此有个说法。他们认为:对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执行职务的行为,以及对妨碍司法机关工作的行为,《刑法》中都有明确的罪名给予严厉的惩罚,而对于妨碍记者正常采访报道的行为,在《刑法》中却并无明确的说法,如果记者被打得很严重,打人者顶多是犯下故意伤害罪,但妨碍记者采访报道的行为却并未受到追究。⑵再次,记者为揭示真相,在隐形采访时采用了法律所禁止的手段,能否获得刑事豁免?这也是新闻界与法

7、律界目前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有人认为,司法机构基于其自身的性质往往拘泥于程序,比较被动,而新闻媒体相比之下比较灵活,可以迅速介入,能有效帮助司法机关获取信息,提高司法行为的效率和透明度。打开犯罪黑幕,障碍重重,光靠外界的力量是不够的,而堡垒最易从内部打破,为此付出适当的代价也是值得的。而目前我国刑法体系未对污点证人作出明确的表述,对于新闻媒体使用司法机关侦查常用的“诱饵侦破”手段是否也能参照适用也未作表态。最后,如果一些地方政府或权力机构利用行政“规定”抵制舆论监督怎么办?这种想法也并非没有依据,2002年全国政协常委、深圳原市委书记厉有为就向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取消被

8、批评单位同意才能刊登批评报道的规定的提案》⑶。事实上,一些地方很善于适用这种行政措施对付新闻舆论监督,甚至采用种种强硬粗暴的手段进行干涉,要么封堵消息,要么禁止报道,为此,作为下级单位的新闻机构只能言听计从。以上种种情况使新闻媒体的记者承受着来自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的双重压力,不少人由此产生了畏难情绪,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及学者因此呼吁尽快立法保护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利,并给予必要的特权。那么,舆论监督能否获得法律特权呢?没有特权就丧失法律保护的力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