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07750
大小:57.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应用写作教学思维训练的几点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写作教学思维训练的几点尝拭【摘要】应用写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思维,而思维的方式又决定了文章的成败优劣,从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来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应用写作教学在进行思维模式化训练的同时,试着从训练学生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和互动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写作教学尝试。【关键词】应用写作教学思维训练应用文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一种以语言为物质材料的思维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思维,而思维的方式又决定了文章的成败优劣。但从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来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许正是应用写作教学让学生感到“没有听
2、头”“没有学头”,枯燥乏味,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由于应用写作过程中思维具有的程式性、规范性特点,很容易在执教者和学习者心理上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应用写作只要教会、学会掌握各种应用文的文体特点、格式规范、写作要领就可以了,创新思维与应用写作无缘。其实不然。从应用写作行为的实质看,应用文作者也可以发挥个人的独创性,灵活地去处理材料,寻求最佳的办事方法。应用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需要运用心智去运思、立意、谋篇和表达。这样复杂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不可能不含有作者个人独创性的因素。特别像市场调查报告、市场
3、预测分析、经济广告这样的应用文体,对见解的独到,创意的新颖,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作品质量便难以保证。由此可见,应用写作同样也离不开创新思维能力应用写作教学同样应该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其活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应用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一、教学中“思维留白”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多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方法,而对独立思考,探索问题则兴趣不浓
4、,为此,我把诗歌鉴赏中的“留白”迁移到了应用文教学中,意思就是留下了悬想,留下了多维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间,这将给学生的思想探索提供驰骋的领地。我每节课必留五分钟时间供学生讲新闻讲故事,讲的学生不说出标题,然后请听的学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对不同的概括,教师不做任何评价,只问某某同学的概括与材料是否有联系,若能用语言叙述主旨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即为正确,反之为错,然后教师总结一句话:“同一则材料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社会阅历和不同的需求,可以提炼处不同的主旨,尽管是应用文写作,答案也不会是唯一的。”我在教学
5、中还有一个做法:在讲“应用文对材料的处理”时,我不按照书上的“一、二、三”讲下来,而是给几个“焦点问题”,比如:关于农民工养老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于社会分配问题,关于垄断问题。这些问题很新,很尖锐,但学生平时不爱看报、看新闻,不关注时事,不关心政治,他们未必知道。于是,我会问:“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知道了,你会有什么看法?你将用哪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看法?请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寻找相关材料,并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教师并不讲“材料怎么处理”,而是把动手和思维留给了学生,如此“留白”是教师有意为之,在留白处也就留下了
6、供学生思索和解答的空间,满足了学生的求索欲望。这种方法,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知识,感悟写作门道,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他们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感受力,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扩展创新思维视角法国学者查铁尔说:“你在做事时如果只有一个主意,这个主要是最危险的。”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你在思维时如果只有一个视角,这个视角是最容易引人进入歧途的。虽然应用写作属于规范性写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写作主体的思维就只有一个思维视角,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因为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需要高度运用心智去运思,立意、谋篇和表达。如果在
7、写作时不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善于将上级的指示精神,当前的客观形势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提出新观念、新措施、新办法特别是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不能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只能“定调子、设框子、搭架子”,那么,所写的东西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僵化刻板,没有生机,没有生命力。相反,写作时,能在讲求实用,不害文意的前提下发挥写作主体的创造性,扩展思维视角,不仅能提高应用文的质量,还有助于增强应用文的功效。在扩展思维视角,我做了以下尝试:(一)逆向思维训练讲到“主旨与材料的关系”时,我将文章《晚年冯友懦弱的哲学
8、大师》中的材料印发给学生,文章用了三则材料说明晚年冯友兰是懦弱的。我让学生从作者的观点中跳出来,从同样的三则材料中提炼出与作者观点相反的观点和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为正确。对于某些习惯的说法也同样采取“逆向视角”进行训练,比如:“狐假虎威”何错之有?“黔驴技穷”错在谁?通过这种方法告诉学生们,我们只需换一个定性视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