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

ID:23635845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_第1页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_第2页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_第3页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_第4页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作者:刘钢,彭吾训,邓进,龚跃昆,李世和【摘要】[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ic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oralheadnecrosis,FHN)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bFGF对FHN的再血管化作用及其与钙含量的关系。[方法]取18只杂种犬共36侧股骨头,建立液氮冷冻诱导性犬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侧。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AACB/BMP,C组植入AACB/BMP/bFGF。每个股骨头内植入AA

2、CB约0.33g,BMP约12.5mg,bFGF约2000U。术后3、6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2只。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图像分析、钙含量测定、并分析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间的关系。[结果]组织学观察,12周时A组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B组多量新生骨组织形成,密度不均,C组股骨头骨缺损完全修复。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C组术后3周移植物孔隙内大量血管增生,6和12周时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进一步增加,各时间点都大于A、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C组术后3周钙含量小于B组,12周时大于B组(P<0.05)。再

3、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的关系,C组与B组比较,术后3周时再血管化与钙含量呈负相关,12周时呈正相关。[结论]AACB是生长因子的良好吸附载体,适宜新生血管长入。吸附有bFGF及BMP的AACB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能力,bFGF促进植骨材料吸收,加速新骨形成。这一疗法有望成为FHN治疗的一种手段。【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形成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异体骨  股骨头坏死(femoralheadnecrosis,FHN)为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其治疗较棘手。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icprotein,BMP)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

4、oblastgro的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植入AACB/BMP;C组植入AACB/BMP/bFGF。术后3、6和12周分批各处死2只犬取4侧股骨头,进行观察分析。  1.3观察指标  1.3.1大体观察  动物处死后,解剖股骨头行剖面大体观察。  1.3.2组织学观察  股骨头以10%甲醛固定,硝酸脱钙,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光镜观察。  1.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图像分析  采用CD34单克隆抗体。切片厚4μm,按常规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为棕黄色,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以已知阳性组织切片为阳性对照。在每张切片的

5、用人工骨修复后原缺损区随机选取3个100倍视野行血管计数。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测定血管面积,血管面积=血管截面面积/统计场面积×100%。  1.3.4钙含量测定、血管数和血管面积与钙含量的关系分析  采用XL30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测定缺损区修复后的钙含量。用SPSS11.5软件分析血管数及血管面积与钙含量的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体观察  A组:3和6周缺损清晰可

6、见,12周仍有缺损残存;B组:3周移植物色红润,12周多量新生骨组织形成,密度不均;C组:3周肉芽组织生长活跃,色红润,大量新骨形成,12周与宿主骨颜色及密度一致,界限不清。  2.2组织学观察  A组:3、6和12周缺损区始终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B组:3周纤维组织长入移植物孔隙内,6周移植物大部分吸收,12周移植物完全吸收,多量新生骨组织形成。C组:3周肉芽组织生长活跃,移植物6周完全吸收,大量新骨形成,12周骨改建接近正常,与宿主骨界限不清。  2.3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见,A组:术后3、6和12周血管稀疏散在,B组:血管数量少,分

7、布散在,C组:各时间点血管丰富,吻合成网(图1)。  图1术后6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血管化程度(×100)(略)  a.A组血管稀少;b.B组血管数量少,分布散在;c.C组血管丰富,吻合成网  2.4血管计数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进行血管计数,经方差分析,在各时点A组血管数少于B组(P<0.05),A、B组少于C组(P<0.05)(表1)。  表1各时点血管计数(略)  *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5血管面积  测定血管面积后经方差分析,在各时点A组血管面积小于B组(P<0.05),A、B组小于C组(P<0.05)(表2

8、)。  表2各时点血管面积比较(略)  *与A组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