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的防控难题

蓝耳病的防控难题

ID:2362140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蓝耳病的防控难题_第1页
蓝耳病的防控难题_第2页
蓝耳病的防控难题_第3页
蓝耳病的防控难题_第4页
蓝耳病的防控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蓝耳病的防控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蓝耳病的防控难题鲍玉芳何召庆汤国祥/中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一、蓝耳病病毒的特性1.蓝耳病病毒基因组结构复杂。2.蓝耳病病毒种类多。3.病毒毒力差异大。TJM-F92株、JXA1-R株、HUN4-F112株属高致病性变异毒株,其中TJM-F92株在非结构蛋白区域缺少30个氨基酸的基础上,又缺失了120个与致病性相关的氨基酸,接种这种毒株制备的疫苗后,猪只不产生免疫抑制现象。4.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在疫苗免疫的选择压下易变,各种养殖模式共存、生猪交易市场及生猪外调等环境利于病毒的变异。5.蓝耳病疫苗免疫失败。蓝耳病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存在免疫抑制。(2)中和抗体产生的速度慢、滴

2、度低。(3)抗原变异。(4)免疫次数不足及免疫均匀度低。(5)母源抗体影响。(6)存在隐性感染和持续排毒问题。二、蓝耳病的防控技术蓝耳病现已成为规模化猪场造成生产成绩下降的主要疾病之一,猪群带毒和亚临床感染普遍存在。以百头存栏母猪场为例,统计数据发现,受该病影响,母猪的繁殖率至少下降10%~25%,产仔数减少3头/年,料肉比增加0.02~0.5;带毒仔猪持续排毒,污染猪场环境;生长育肥猪死淘率增加1%~8%、料肉比增加0.01~0.5、日增重下降15~150g、同批次猪不均、胴体质量下降;每年因蓝耳病可给猪场带来至少20万元的经济损失。蓝耳病病毒传入猪场后,猪群整体健康下降,造成免疫抑制后易

3、继发猪瘟、伪狂犬、口蹄疫、副猪嗜血杆菌等病毒病和细菌病,猪场的治疗费用随之增加。目前蓝耳病防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造成蓝耳病难以控制的因素多,从目前我国国情出发,仅依靠加强生物安全策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的手段来完全净化蓝耳病的想法现阶段很难达到,而疫苗免疫是控制蓝耳病的有效手段。1.蓝耳病难以控制的原因。蓝耳病难以控制主要和病毒的性质有关系:①病毒变异快,持续感染和垂直传播,病毒可以导致免疫抑制,造成猪只的抵抗力下降。②抗体依赖增强现象(ADE),低水平的蓝耳病中和抗体(NAs)不仅不能保护猪只,反而促进发病。③蓝耳病的中和抗体产生延迟(4~10周),其“狡猾之处”是不诱导产生很高水平的中

4、和抗体来消灭自己。④诱导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对治疗高致病性蓝耳病均无效。2.目前国内批准生产使用的疫苗名称和特点。蓝耳病灭活疫苗:以NVDC-JXA1、CH-1R株为代表,由于免疫剂量大、免疫次数多、不能诱导机体发生细胞免疫、对异源毒株交叉保护效果差等缺点难以控制和根除猪场内的PRRSV。蓝耳病活疫苗:以VR2332、R98毒株为代表的经典株活疫苗;以TJM-F92、JXA1-R、HUN4-F112毒株为代表的高致病性变异株活疫苗;变异株与经典株的区别是在nsp2区缺失30个氨基酸,导致毒株的致病性显著提高;而TJM-F92株在nsp2区又

5、缺失了120个与毒力相关的氨基酸,使得这种毒株的活疫苗更安全,不会造成毒力返强,接种猪只不会产生免疫抑制,而且对经典株引发的蓝耳病能很好地交叉保护,但经典株活疫苗不具备此优势。3.蓝耳病疫苗使用中的误区。OIE(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对蓝耳病减毒活疫苗的评价:“疫苗免疫不能阻止蓝耳病感染,但可以降低野毒的传播和临床发病”。目前国内有很多家疫苗厂生产多个毒株的蓝耳病减毒活疫苗,猪场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①盲目使用与国内流行毒株不匹配的疫苗;②过度使用疫苗;③同一个猪场使用两种不同毒株的活疫苗;④随意更换不同毒株的活疫苗。过去由于疫苗的盲目使用,导致蓝耳病的临床复杂性加剧,难以区分猪

6、群发病是由于野毒感染,还是疫苗免疫所致。现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TJM-F92株的减毒活疫苗的出现,可通过ELISA和RT-PCR方法,鉴别诊断出猪场的蓝耳病是由“疫苗毒”所致,还是野毒感染,对猪场开展蓝耳病的净化工作具有现实意义。4.正规免疫程序的制定及施行。我国通过净化手段来根除蓝耳病病毒的条件还不成熟。目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免疫来创造稳定的环境,使猪群内蓝耳病病毒含量被抑制在一个范围内。而以往采取的传统免疫程序,免疫间隔期混乱、免疫时间不确定、不能有效避开母源抗体影响等因素造成免疫空白,使得猪场内蓝耳病病毒持续存在。根据抗体产生的动力学原理,接种过蓝耳病疫苗的猪只,体内抗体水平需

7、始终处于保护线以上,才可对猪持续保护。因此首次接种疫苗后需间隔30d加强免疫一次,再结合疫苗的免疫保护期限、母源抗体水平、群体免疫应答水平等因素对规模化猪场、自繁自养猪场、外购仔猪育肥场来制定一套正规的免疫程序,实施全群免疫,并根据检测的结果随时调整。(本文根据会议资料及文献报道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