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05870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9
《国际贸易壁垒低碳化现状、影响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壁垒低碳化现状、影响及对策许益翔李金叶新疆大学在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后金融危机时代复苏经济的双重压力要求下,低碳经济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减缓气候变化和复苏经济的新引擎和动力。目前,我国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销往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且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化肥、服装等含碳量高行业出口量占据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量半壁江山,一旦发达国家或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征收碳关税,实行新一轮的低碳贸易壁垒措施,将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如何有效应对低碳贸易壁垒,将其带来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是当前摆在我国政府和
2、企业面前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一、低碳贸易壁垒现状(一)由碳税走向碳关税碳税是一国通过削减C02排放以缓减全球气候变化,达到环境保护目的而针对C02排放所征收的一种税。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碳税政策开始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于是一国针对未达到低碳排放标准的高耗能进口产品、服务和技术而征收的一种特别关税便顺势而生。目前,美国众议院已通过《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自2020年起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钢铁、水泥、铝、化肥等高耗能未达到低碳标准的行业产品,征收C02排放关税;欧盟也正酝酿对来自《京
3、都议定书》非缔约国进口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法国政府自从2010年就已开始针对环境保护立法不及欧盟标准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征收碳关税。据世界银行和美国皮德森研究所的研究报告预测显示,一旦发达国家开始征收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额将削减1/5左右,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将削减至大约8%。当前,由于发达国家承担具有约束力的碳减排任务,而发展中国家则自愿履行碳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出口含有高碳排放产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为迫使发展中国家履行碳减排任务,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以环境保护名义,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而对发展中国家
4、出口未达标的高碳产品征收一种新的歧视性关税贸易政策,已不可避免。(二)碳减排证明发达国家认为自身履行强制碳减排任务,会增加本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的竞争力会下降。为了维护所谓的表面形式公平正义,发达国家提高环境标准,设置新的碳减排证明制度,间接强制发展中国家执行碳减排任务。2007年,碳减排证明概念首次由国际电力工人兄弟会和美国电力组织提出,旨在要求钢铁、水泥、铝、造纸等能源密集性行业产品的出口国生产企业取得与强制碳减排任务进口国碳排放量相当的碳减排证明;如未采取与强制碳减排进口国相当的碳减排制度国家的出
5、口生产企业,就必须在进口时由生产国企业购买碳补助,以表明承担了与进口国同类生产者相比的碳减排义务,就可以顺利将产品出口到进口国。碳减排证明优势在于,进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在生产阶段就解决了碳排放问题,而不是在产品输入时,对进口产品征收边境贸易措施。2007年制定的《美国气候安全法案》已批准自2012年起,美国企业开始实施碳减排证明制度,到2020年全部在美国推广实施该制度,对来自拒绝采取与美国相当的碳减排制度的产品出口国,由美国进口企业取得对方的附随碳减排证明,才予以将产品出口到美国。(三)气候友好型补贴和友
6、好型政府采购政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际社会积极加入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之中,于1997年制定了全球第一部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京都议定书》,该协议规定两种温室气体减排制度,一种是强制履行碳减排任务国家,另一种是自愿减排任务国家。发达国家为实施自身温室气体任务,给予本国碳减排参与企业财政补贴,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国际贸易领域是一种不平等的贸易。例如,英国对可以促进现有设备符合环境标准的企业制定了具有专向性的可再生能源和公共交通补贴措施。在发达国家还存在一种隐性的贸易壁垒一友好
7、型政府采购政策,这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采购力度,引导企业更加注重低碳清洁技术和工艺革新,生产低排放甚至为零排放的产品。这种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友好型政府采购政策,并非世界贸易组织(g/kg。同时,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监控部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就制定了各自的汽车低碳排放技术标准。碳技术标准与产品、服务和技术销售结合实施,是目前低碳技术推广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却弱化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给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企业提升低碳技术带来了巨大压力。二、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一)不利影响1.出口成
8、本增加,国际竞争力下降。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高新技术产品所占份额较小,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所含碳排放量较高,与发达国家先进的碳减排技术相比,我国的低碳技术水平较低,在产品生产周期的各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往往具有较高的碳足迹。国内企业若想继续保持以往在发达国家所占市场份额,需要在生产、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环节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工艺设计,以满足国外发达国家消费者低碳排放产品需求,这样就势必增加产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