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ID:23595111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9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_第1页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_第2页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_第3页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_第4页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德教育: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论文关键词】日常生活日常道德自觉的文化生活生活世界  【论文摘要】生活世界包含了日常生活世界,但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往往是自在自发的,有着浓重的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色彩;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有着一个理想性、超越性的维度,所以它需要从这种自在自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正因如此,道德教育向自觉的文化生活的回归,同样也应当成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从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提出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之于科学世界、理性世界具有优先性之后,回归生活世界就成为了一股

2、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潮。当前,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正在呼唤着回归生活世界,期望通过回归生活世界来解决学校德育长期脱离生活而形成的积弊。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由于目前德育理论界对于“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真涵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从而也使得一些误解开始产生和蔓延起来。很典型的一个误解,就是把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理解为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因此,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不能仅仅理解为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在某种程度上还应理解为向自由自觉的文化生活世界的回归。文化生活世界同样也是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目标指引。  一、道德教育与日常生

3、活世界  (一)“日常生活”的涵义  “日常生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日常生活理论家阿格尼丝·赫勒曾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也即是说,日常生活主要关涉到个体的生存,体现为日常劳作、饮食、繁殖等等活动。日常生活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再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赫勒认为,充斥着日常生活世界的主要是一些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元素,而缺少自由自觉的文化生活元素。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生存本能、血缘、天然情感、繁殖的欲望等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自觉的文化生活中,科学、哲学、艺术等则居于主导地位。  国内著名文化学者衣俊卿教

4、授在某些方面也认同了赫勒的观点。他认为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领域。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活动方式往往是自在自发的,经验主义自然情感、血缘关系等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日常生活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自在自发的因素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特性。另外,布达佩斯学派中致力于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学者如许茨、科西克、列斐伏尔等也都就“日常生活”的特性发表了一些看法,在此不一一赘述。以上这些学者对“日常生活”的界定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综合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

5、发现以下几点一般被认为是“日常生活”概念的基本涵义:  首先,日常生活体现为一种自在自发的活动图式。自在性、自发性和重复性,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主要围绕着自我的生存来展开活动,每一天都在重复着以前所做过的事情,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所以,H常生活事实上是最基本层次的生存实践,它区别于科学、哲学、艺术等更高层次的自觉的文化活动。其次,日常生活体现着一种经验主义、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不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而是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常识,它们是经验活动的产物。这种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排除了自觉的反思活动,而处于一

6、种理智未开的状态。第三,日常生活是以自然、血缘情感为立根基础的,日常生活的自在自发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受着生存本能和自然情感的宰制,血缘、情感、本能、欲望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日常生活。  (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  如上所述,日常生活体现着自在自发性、经验常识性和自然情感性的特征。那么,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又有着怎样的特性呢?我们认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首先是一种自在自发的道德,它往往不经过反思,直接从常识或者日常规范中生发,体现为日常生活的各种习俗和规范。其次,日常道德具有实用主义的特征。这一点如赫勒所说:“我们的日常思维和日常行为基本上是实用主义的。

7、”具体来说,日常生活追求的是一种最不费力原则和最佳经济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对行动的效果感兴趣,而对为什么这样行动,以及应该怎样行动并不感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取消了人们对更高的道德境界的追求。第三,日常道德受情欲、本能、血缘、宗族等自然情感的支配,有着比较强烈的自然情感色彩。这种自然情感色彩在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体现得尤为强烈,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人情交往是中国日常生活世界H常交往活动的主轴或中心”。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传授和道德学习活动。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的特征表现为:(1)道德教育方式的“集体无意识性”。心理学家荣格曾提

8、出了“集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