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90484
大小:6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作为汉语的载体,汉字也像西方字母一样,是一套具有形音义的符号系统。然而,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其理据性。“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音义形之间有很强的理据性。汉字是巾图画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理据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形音义之间也发生了变化,导致汉字理据性丧失或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理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理据性的特点为学生讲解汉字,使复杂难学的内容变得简单容易化。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
2、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耍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汉字理据性对外汉语教学一、汉字的理据性(一)汉字自身的特点汉字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而且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字。从b经比较成熟的汉字屮骨文算起,距今已存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与古代苏密尔人的楔形文字(后称为丁头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合称为三大古典文字。丁头字和圣书字已经消失,唯有汉字仍然在使用,而且还影响到了中国的周边国家,如朝鲜、口本、新加坡等。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无论在语音层次还是在词汇层次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汉语的语音大多数为单音节,体现在汉字上则是每一个汉字往往
3、代表一个语音,这种单音节的汉字也促进了音韵的发展。这种一字一音的汉字在运用上比较灵活,“为文学创造提供了一种优越灵活的物质材料,它使文学发展了一类四言、五言、七言等字数整齐划一的诗歌,并且便于对仗,特别是每字的发音是各有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并且有声调的不同韵母也就比较丰富。这又使汉文学许多诗歌、词曲以至文赋,可以讲求声律和押韵,字句抑扬顿挫,音韵铿锵,倍增美感。”(郑廷植,2⑻6:14)。汉语的词汇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有自己独自的一套造字法一一“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我们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特别是形声字,既有音,又有义,巧妙地做到了音义兼表,是一种精妙
4、高超的造字法,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汉字的笔画也使汉字成为了一种更加具存艺术性的文字,发展了中国自己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即书法。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逐渐由图画文字转为符号文字,巾繁到简,每一种字体都体现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社会底蕴,而且,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某些象形文字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西欧的拼音文字更具有考古价值。汉字的语境效应也很强,也就是说,一个汉字在实际的语境中成句的机率非常高,因为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一个汉字往往代表着一种观念,常常是人们体验客观世界的一个单位,负载着很多信息。汉字的意义非常丰富和灵活,在区分同义词和同音词时,语境起
5、到了很强的作用。相对于拼音文字,汉字对语境的依赖性更强。汉语是一种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从井时的角度看,汉字字形只要形成,无论用在何种句子中,都是没有词尾变化的,而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必须有表示时态和语态的词缀。这样汉字就可以保持自身很强的独立形式,从而减少了对汉字表义功能的破坏,所以,语法对汉字的影响也非常少。(二)理据性是汉字最突出的特点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理据性非常明显。“汉字不但是汉语的书写形式,而且是汉语语义、汉语理据的积极表现手段。所以,帕默尔认为:‘在中国,一如在埃及,文字不过是一种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的系统’。就是说,视觉符号直
6、接表示概念。__所以,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交际工具,惟其如此,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王艾录、司富珍,2002:69)。汉字由音、义、形三部分构成:音是指汉字的语音;义是指汉字所指代的意义,形是指汉字的书写形式,而形又是由许多个部件构成,这些部分有的表音,称为音符;有的表义,称为义符;有的表实物之形,称为形符;有的仅作为构词部件,称为标记符。汉字的理据往往是指一个汉字的音义、音形或形义的关系。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意文字。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仅是完全表意的文字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假借辅助造字法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其半主义、半主声,构字能力强,逐渐成了汉字
7、系统的主体。汉字有自己独特的造字方法一一六书,这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构总结出来的六种造字方法,一直为众多学者所推崇。可以?f,绝大多数的汉字都是这些造字法的结果,而“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音义形之间有很强的理据性。象形字的形义关系最强。“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而又异于图画,它是由单体图像,记事图形逐渐发展而来,这是众所共识的。”(郑廷植,2006:80)。象形文字是临摹客观事物的,给人一种直观、具体的感觉。如“子”,甲骨文像两手上下活动、下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