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ID:23586619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9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_第1页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_第2页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_第3页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_第4页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探索内容摘要: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同样异常关注创新型城市理论的探索,但总体研究还不够系统。本文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的系统整理、总结和评述,以期为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以及创新型城市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理论综述理论内涵实现路径评价指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由依靠传统的资本、劳动力等基础生产要素投入向倚重于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转变。与此相适应,创新不仅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世界各国发展

2、的战略选择,而且更成为城市实现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目前世界各国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同时,包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英国伦敦,以及我国的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相继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同样非常关注,许多学者已投入到创新型城市理论的探索研究中,但是总体研究还不够系统。本文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的系统整理、总结和评述,以期为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以及创新型城市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    自2000年英国学者C.L

3、andry在其著作《创新型城市》(TheCreativeCity)中正式提出创新型城市概念后,近十年来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  C.Landry的《创新型城市》是最早研究创新型城市的专着,书中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并探讨了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框架。之后J.Simmie等(2001)、C.J.DahlmanJ.Aubert(2001)、霍丽和惠宁(2006)、张治河(2006)、张洁(2007)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杨冬梅等(2006)、白永秀和赵勇(2006)、任胜

4、钢和陈凤梅(2007)、胡钰(2007)等学者按不同的方式划分了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R.Florida(2002)、约翰.莫尔斯大学(2003)、世界银行(2005)、张立柱(2006)、石忆邵和卜海燕(2008)从不同的侧重点以及各自地域特点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以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复杂城市建设系统,尽管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00年左右,但其理论基础可追溯到始于20世纪末期的创新系统理论。  C.Freeman于1987年最早提出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

5、System),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公私部门机构组成的网络,它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之后Porter(1990)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钻石结构模型,Cooke于1992年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并于1996年将其概念做了具体界定,R.Nelson(1993)分析了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B.T.AsheimL.Coenen(2005)根据各种产业和经济部门的知识基础阐述了基于分析知识的和基于综合知识的两种区域创新体系,B.Lundvall(2007)结合创新系统和经济理论,阐述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起源、应用和理论地位。我国关

6、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包括胡志坚和苏靖(1999)、盖文启(2002)、苗红和黄鲁成(2007)等学者的研究。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创新型城市英文有“CreativeCity”和“InnovativeCity”两种说法,前者强调城市的创造力,后者强调城市的革新力。国外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并不注重内涵的界定和概念的叙述,大多从创新型城市的一些特质和特点加以概括。如:P.Hall(1998)将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许多新事物不断涌现并融合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具有创新特质的城市。C.L

7、andry(2000)认为创新型城市须具有开放思想、多样化、宽容、独立个性、可达到、弹性及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源于全球化倾向的本地化等特征。  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我国学者进行了较多的探讨,主要有:  1.注重创新活动的内涵。国内多数学者从此角度界定创新城市的内涵。霍丽和惠宁(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在特定城市空间内,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创新主体,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活动的互动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整体,进而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张洁等(2007)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包括科技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