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

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

ID:23562718

大小:1.8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9

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最新考纲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学会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2.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类型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资源枯竭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表现: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后果: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2)生态破坏成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

2、受损。后果:生态恶化。(3)环境污染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有害物质。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后果: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提醒 环境问题类型及其相互关系①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11②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③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阶段人类活动对

3、环境的影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社会早期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处于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境地很肤浅农业革命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增大,出现各种环境问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时间人地关系理论主要核心思想19世纪地理环境决定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20世纪初可能论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二战”以后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1.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

4、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实例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11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江豚、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堆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施工影响附近居民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

5、岛核电站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3.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1)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愈来愈频繁。(2)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水旱灾害问题。(3)我国土地的荒漠化、土地的盐碱化、土壤的侵蚀(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4)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日趋紧张。(5)我国三河(海河、辽河、淮河)和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质恶化问题。考向 环境问题分析(2013·大纲全国文综)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

6、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11答案 1.B 2.C 3.C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赤潮的主要形成原因,即海水富营养化和气温高。第1题,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物的废水排入海水中,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可见B项正确。重金属盐、固体废弃物和泄漏的石油虽然可造成海

7、洋污染,但不能被赤潮生物吸收利用,因而不会引发赤潮,故排除A、C、D三项。第2题,水温高,赤潮生物繁殖生长快;风力小,易于赤潮生物聚集。因此水温高、风力小的海域易暴发赤潮,故选C项。第3题,赤道附近水温高、风力小,但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少,故A项错误。大洋中部远离海岸,陆地上排放的含氮、磷的污水难以到达,故B项错误。中、低纬近海水温较高、陆地污水排入较多,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故C项正确。高纬近海水温低,不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故D项错误。4.(2012·四川文综)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