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ID:2355510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_第1页
《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_第2页
《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_第3页
《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_第4页
《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摘 要】 持续发展建筑是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热点。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分别代表着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是持续发展建筑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之间的差异及联系,阐述了这一观点。【关键词】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今天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应当讲,维系人类自身健康、生存和持续繁衍,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如今,人们取得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这样的共识,这就意

2、味着我们对这一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又一次觉醒。1.持续发展建筑的两个层面论及持续发展建筑,一个容易产生的误解是将它单纯地理解为某种具体的建筑类型。实际上,持续发展建筑涵盖并远远超越了具体建筑实体所具有的时空。它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并非可以用若干条标准或原则之类的方法来简单概括。持续发展建筑的第一层面的意义在于宏观战略上的思考。它必须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全局,在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未来一切不利于持续发展的产业或产业关系,都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当然要包括建筑产业。为了使建筑产

3、业逐步摆脱对非再生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形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的良性局面,唯一途径就是要建立建筑与社会、经济以及其他产业之间的新型、多方位的关联。只有将建筑的物态构成加入到社会、经济的多产业的物质大循环中,使建筑业与其他方面相互融合、渗透,并最终构成类似生态食物链的联结,才有可能为将来的建筑发展寻求到新的能源、材料的途径,并为超过使用寿命期的建材提供物尽其用的降解渠道。持续发展建筑的第二层面的意义,体现在特定时期内的具体存在形式之中。应当承认,持续发展建筑宏观战略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

4、任务,但这并不意味在所有理论或技术问题解决之前我们束手无策。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立足于当前,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发挥现有技术的潜能,将持续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地落实于当前建筑。而这也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紧迫的任务。2.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近年来国内建筑刊物上,“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屡有所见,把这两种在观点与方法上都存有明显相似的建筑概念摆在一起来辨析它们的异同,笔者以为是很有意义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欧美国家就有一些建筑师应用生态学思想设计了不少被称之为“生态建

5、筑”的住宅。在设计上一般基于这样的思路:如利用覆土、温室及自然通风技术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气候;利用风车及太阳能装置提供建筑基本能源;将粪便、废弃物等生活垃圾用作沼气燃料及肥料;温室种植的花卉、蔬菜等植物提供富氧环境;收集雨水以获得生活用水;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养鱼及植物灌溉……,因此,在这类建筑中,草皮屋顶、覆土保温、温室及植被、蓄热体、风车及太阳能装置等成为其基本构造特征。如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欧勒布勒斯住宅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建筑。从国内一些有关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来看,亦可发现与此类似的设计思路。

6、因此所谓“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应当说,以生态学途径解决建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是“生态建筑”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然而,以建筑单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为维持“生态建筑”的正常使用,每幢建筑必须有充足的用地面积才能保证生态循环所必需的环境空间容量。对于城市而言,这种占地多建筑面积又小的“生态建筑”既无法

7、实施也无可想象。设想城市中的建筑各自拥有自己的“风力发电厂”、“污水处理站”、“养鱼塘”和“自留地”,该是何等景象呢?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存在的前提,必须依靠建筑自身物态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合乎生态循环的系统。然而事实上,这样的生态系统很难在一幢甚至在一组建筑群中形成。何况建筑所需的建材及设备既不可能从建筑用地获得,又不可能从这块用地上降解,即使基地面积再大,其生态能力总是有限的。看来“生态建筑”有必要跨越单体建筑的环境空间,以更大的尺度来考虑,但这样一来,“生态建筑”原有的意义可能就需要修正

8、了。现在,“绿色建筑”又成为另一个受人青睐的新名词。尽管一些同仁经常谈论它,却又似乎不愿意为之赋予一个完整而准确的界定,而更习惯用列举若干条带有生态学意味的原则、标准或特征之类的方法予以表达。正因如此,“绿色建筑”常常容易与“生态建筑”发生混淆。也许在一种建筑说法成形之前,模糊的界定可以预留一些较大的可探讨空间,然而这同时也有可能导致我们理解上的困难和实践上的难以举足。对于一种需要广大建筑师去付诸实施的建筑而言,提出更符合实际、更具体的原则、方法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