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单选题--解析(1)

马原单选题--解析(1)

ID:23547346

大小:7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08

马原单选题--解析(1)_第1页
马原单选题--解析(1)_第2页
马原单选题--解析(1)_第3页
马原单选题--解析(1)_第4页
马原单选题--解析(1)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单选题--解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学说的体系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学说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列宁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答案是B。2、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是以

2、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选项A是马克思主义的属性;C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D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因此选B。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理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A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发现之一;B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C是科学社会主

3、义的基本内容。但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创立新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是科学实践观的提出。选项D是正确答案。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在于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所以选B。A项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不合题意。B、C、D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依据,但B项是根本依据。3、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

4、理论发现是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及其组成部分。A、B、D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即马克思重要的理论发现。但是,它们都不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所以,C是正确选项。4、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

5、是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关系的原理。A错,因为静止时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不是运动的普遍状态。B错,因为运动的内在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不是静止。C对,因为“舟行”(运动)是通过“洲不行”(静止)衡量出来的,“鸽飞”(运动)是通过“阁不飞”(静止)衡量出来的。D错,因为该项与题干无关。正确答案是C。5、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

6、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张载把世界的本原理解为实物形态的气,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但缺乏科学依据和科学抽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具有直观猜测性。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3、“理在事先”。这一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之外的某种神秘莫测的精神力量,其常用“理”、“理念”和绝对精神来表述。本题中的“理”便属于客观精神。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4、宋朝画家文与可的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着透彻的了解

7、,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胸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文与可之所以能画出生动逼真的竹子,是他长期观察,对竹子有透彻理解的结果。这说明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A项是意识的起源,B项是意识的本质,D项是物质的特性,均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