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ID:2354253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8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_第1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_第2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_第3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历史教学中,用巧设疑问,讲好插图,创设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兴趣培养;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27-01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

2、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设置悬念,巧设疑问,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疑问,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4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

3、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我先提问:“同学们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很难准确

4、,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改进。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

5、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4是这一课的重点,讲好这节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

6、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以情求趣4  用讲故事的方法代替死板僵化的填鸭式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既能引学生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更形象、更深刻。如在讲第18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

7、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

8、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授课艺术水平等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四、插入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