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

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

ID:23533083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8

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_第1页
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_第2页
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_第3页
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_第4页
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医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以中文繁体字出版;2010年,才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国内出版。  但凡翻过该书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诧异,因为在2010版的《出版前言》一开始就这样写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对的全球环境理由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瘟疫与人  威廉·H·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 《瘟疫与人》1976年出版于美国,1977年和1979年两次在英国出版,1994年重印。1980年,陈秋坤写了第一篇中文书评做了介绍。该书1985年,以日文出版;1998年,以中文繁体字出版;2010年,才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国内出版。  但凡翻过该书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诧异,因为在2010版的《出版前言》一开始就这样写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对的全球环境理由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理由,都对人类的存活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就这一段关于“环境”的内容和出版社的名

3、称,似乎与书名《瘟疫与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仔细琢磨一下: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瘟疫、人之间又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它们都是医学社会史范畴里中西目光的交叉:医.译.疫.议.艺由.zglas)在书评中强调:“他(麦克尼尔)是第一位把历史学与病理学合并起来,重新解释人类行为的学者;也是第一位把传染病列入历史重心,给它应有地位的史学工。”而从医学(流行病一瘟疫)的角度构建世界历史的图景是极具挑战性的,这不仅需要在宏观视野上洞察人类思维的能力,在策略上将中西医学和历史进行有机的结合,还需要在知识领域里耐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100年来,谨慎的医学史家都不曾用“医学模式”(MedicalModel

4、)的分期与转变来笼统地勾勒医学的图景,唯恐这样会歪曲医学的本来面目。确实,在当代医学的历史建构中,始终有两个诱惑,一是“镜子”(mirror),一是“水晶球”(医学社会学的互动学说)。医学家和医学史家都急于寻找和宣称找到了一面镜子,可以依照历史的时序,平面、客观、真实、有序地记录医学的演进历程,从而形成事件的历史,人物的历史和观念的历史。以求避开医史学家的精神辨析、评论和哲学书写,担心自己会落入“水晶球”(曾经被心灵师作为道具)的历史猜想和玄思的幻想中,遭人诟病。  在医圣希波克拉底那里,医学=美德+技艺(技术与艺术),医术的第一要义是解除病人的痛苦,或者至少减轻病人的痛苦。……要对病人证

5、明医术不仅存在,而且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希波克拉底文集》(72篇,53题)的两大主题就是:德行与技艺。在中国,最早将医学定格为《易》学,其一,“医者,易也”(变化的学问),医学是一门自然哲学;其二,“医者,臆也”(由臆达悟),医学的策略是思辨与类比(观察);其三,“医者,艺也”,成乎在个体修炼。可见,在中西不同文化观念的背景之下,医学和史学的结合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恐怕唯有读者才能享受万花筒里奇妙的景象和一路带来的巨大启发。  译  《瘟疫与人》的威廉·H·麦克尼尔(cNeill),1917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后于康奈尔大学取得历史博士学位,返芝加哥大学任教至198

6、7年,芝加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专攻世界史(universalhistory),通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1996年,成为首位非欧洲人士获得伊拉斯谟奖(ErasmusPrize)。其著作《西方的崛起》(Theriseoftheanmunity)、《权利的追逐》(Thepursuitofpower)等在学界均产生极大影响。而《瘟疫与人》是他最有名气的一部书,至今是这一领域里的权威著作。在他看来,人类文明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文明的发展走向必须放在文明之间互相交流的背景下来考察和叙述。这种交流,包括战争、劫掠和征服,商队和跨海的贸易,宗教和观念的传播,技术和工具的传递,体制和管理策略的互

7、相影响,物种的传播,以及细菌、病毒、疾病和瘟疫的传播。  就其翻译,台湾学者刘士永对其翻译评价道,“……在专业领域内的翻译可谓精确而恰当。相较于过去片段的翻译引用,中译本在病理征候乃至于传染模式方面,一般说来也比较符合的原文……”当然,如果读原著你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比如,书名“Plaguesandpeoples”,在笔者看来却蕴涵着多种瘟疫与多人群间的跨时空性互动。  疫  麦克尼尔认为疫病史的研究是“史学家的漏X之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