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31435
大小:7.31 MB
页数:177页
时间:2018-11-08
《中国经济增长制度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容摘要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经济增长问题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作为一国增加国民财富和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经济增长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经济学家和普通民众面临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有些国家更为富有,而有些国家却贫穷而落后昵?换句话说,何种因素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增长?为破解经济增长之谜,经济学家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感兴趣,并试图揭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的文献主要分析了劳
2、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一部分文献开始关注增长过程中的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问题。但是,现有的文献并没有很好的把我国特定的制度变革和增长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目前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倒如研究要素供给,科技创新、经济结构、有效需求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忽视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制度变革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因此,本文试图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变革现实为背景,讨论制度变革与中国经济增长
3、的关系,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缺陷和制度选择。通过分析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的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科技创新、经济结构和有效需求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四大动力,而这些动力之源来自制度的变革。制度变革能够引致激励结构的变化,释放经济主体的创造力和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刺激科技创新。同时,制度变革引发了相对价格的变化,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制度变革也改变了人们的预期效用和消费模式,刺激了有效需求,进而拉动了经济增长。正如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史学家们认为,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
4、和生产力的发展只是经济增长本身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应该归功于中国独特的制度变革模式。中国的制度变革并没有设定具体的改革蓝图,而是一种增量的实验式的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在价格体制、国有企业、财税体制、外贸体制等诸多领域实现了重要的体制变革,选择了改革、增长与稳定相平衡等方法和策略,减少了转型时期的震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但是,大量原有的制度痼疾未彻底根除,新制度供给存在滞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5、各种制度缺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政府转型迟缓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制度层面的突破。因此,论文的后三章也主要以中国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第五章研究中国的制度缺陷,多角度、立体性的深入探讨现存体制的矛盾及其表现,具体包括经济增长模式(政府干预、经济运行效率)、有效需求(消费、投资、出口)、生产要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区域、城乡、产业)五个方面。我们将说明,中国经济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针对性地分析了此类制度的历史沿革、运行
6、机理以及负面效应,明确制度变革的对象与方向。第六章承接关于制度缺陷的分析,对应提出了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可行的制度安排,全章的内容结构安排为:第一节研究经济增长模式的制度选择,研究遏制政府过度干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宏观命题;第二节至第五节分别从有效需求、要素投入、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分角度探讨中国的制度选择,试图在中观层面勾勒可行的制度构架。我们认为,只有在各个领域实现制度创新,不断通过调整制度来刺激和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才能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我国政府是社会活动中的
7、强势角色,是实现制度变迁的主体,但政府自身也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借助外部因素推动、规范政府实施的内部制度变迁,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滚滚向前,已经成为所有国家必须直面的命题。为此,第七章首先回顾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开放历程、成果以及相应的制度变革,并对中国未来应对全球化需进行的制度变革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涉及政府管理机制、金融制度、产业制度、劳工制度以及利益协调机制五方面,指出必须提高制度变革的敏锐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才能利用外部刺激促进国内制度变革,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中胜出。本文分析制度
8、变革虽然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但是变革的根本方面是一致的,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个人和生产组织能够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经济活动,而超经济的行政权力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补充手段,实现经济主体由行政机构向直接经济当事人的转换,经济运行机制由行政权力向公平竞争转换,实现社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使得经济活动当事人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的自觉行动最终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本文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主动转换自身职能,真正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